这不是一句好话,言外之意……五年之后,这是要打起来的,而且就现在看来的各项准备,这不是要小打,而是要打个大的。
而且,很明显,泗上那边认为这五年之内,不可能还像原来那样,墨家可以自由发展不受控制,很明显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便不打,各国也都要开始使绊子了,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在巨城大邑随意讲学了。
换血之后,高柳五脏俱全,甚至于货殖部门仅次于市贾豚的第二人也来到了高柳,据说开春还会有一批高级工匠、夫妻教师先生到来。
原本在高柳威望极高的一批人都被调走,赵地的负责人直接更换为墨家内部排名前五的孟胜,这是准备万一各国开始翻脸,要自给自足发展,同时提前清理了内部的山头,做好翻脸前的最后调整。
组织部那边更是第一次下达管到闺房和夫妻生活这样的极端命令,凡是接到调令的,那肯定短期之内不会再回高柳,否则也不用把妻子孩子都带走。
他们宣义部门之间这一次没有通气,新来主管高柳宣传的,是适亲自带大最早的那批学生中的一个。
各个部门都进行了通气,唯独宣义部的命令只是回到泗上进行学习,那只有一个可能:整个宣传口径都要变,不是间接传达能够讲清楚的,要通过一次系统的学习。
至于庶俘芈,他只是个连长,只是这一次时代波涛之下被影响了命运的年轻人。中年人心想,在墨家,命令下达的调动,那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足以影响许多人的家庭乃至一生。
……
庶俘芈何曾想过,自己就是结个婚,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好在不管怎么样,婚期总算是定下来了。
他不知道中年人考虑的是泗上墨家今后可能要做什么,他只知道自己要考虑的就是三件事:和马上新来的连长交接工作、准备结婚……以及需要在新婚燕尔憋着。
两日后,果然从南边又来了一批人,这批人走的不是赵国线,而是从现在仿佛墨家后院的齐国坐船,沿着海岸线先到的燕国,从燕国折到的高柳。
新来的连长姓马,这时候马服君赵奢还未出生,马这个姓氏一般还都是养马的官职如“马质”、“巫马”等化来的,以职业为姓氏也是分封建制下子承父业的特点。
过来新来的这个马连长的马,却是抓阄抓出来的,既是抓阄抓出来的,肯定是泗上平民。
略微一问,庶俘芈便知道了这新来的连长原本是越地的人,越王翳被击败之后墨家和越国之间通过邗沟、淮水、泗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