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讲,物极必反。
墨家觉得,也正是这么个道理。
既然道家要求“返璞归真”,复归自然状态下人的本质,那么就该先跑到人异化的巅峰时代,从而才能继续一步就是“物极必反”,才有机会在遥远的将来做到“返璞归真”。
物极必反嘛,只有达到人异化的巅峰,才能在下一步返璞归真,达成“真我”。
道……是看不见的手。不只是用于经济,一样可以借用到万物法则。
如今诸夏正处在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每个人都在这个时代内沉浮,这一次大争辩要解决的就是百家同义这件事:是要认识客观规律并且加以利用?还是以人定的、可变的、具有明显阶级性的道德来指导天下?
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永恒的?
这也正是墨家和儒家关于“德何以德”的争论,道德是永恒的?还是客观规律是永恒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还是道德是全民通用的?礼法是不是平民应该遵守的德?
这个问题不解决,墨家和儒家两边就不可能握手言和,所以墨家更倾向于借助道家的“道之永恒”来解决问题,反正道家墨家都反儒,两边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然盟友。
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能指导社会的发展。力学法则不会变、化学原理不会变、可道德会随着时代和阶层而变。
假使道德不变,意味着统治阶层不变,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死的循环。
欲有德,先失德。
欲大治,先大乱。
失德之后,一切空白,方能立新。
是等待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条件下的“万物自化、德自成也”;还是“理性的说知去判断什么才是符合新时代的德”,那就是将来的墨道之争了。
现在则是墨道同盟一起对抗儒家的圣人礼法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