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没有什么光污染,稍微倍数的望远镜就可以看到木星最大的那颗卫星,甚至一些视力极好的人能凭借肉眼看到,这一次她们也携带了一支望远镜,那是测绘地图标注经纬的唯一办法。
车队的边缘,有几个神情严肃的人,和商队的人并不多说话,只是几个人聚在一起。
这几人便是商队内多出来的几个人,商队首领不知道对方的来历,但是商会内只说让这几个人跟随。
看样子这几个人也就是二十五六岁,是墨家占据泗上之后长大的第一批孩子,如今这一辈人不少孩子都已经六七岁了。
商队带头的比他们大一些,不是泗上本地的,而是当初从鲁阳去往泗上的。强制服役的政策下,几乎人人都有那股子当过义师的气质,单从这一点上也看不出什么。
有些事不该多问,可是商队带头的人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好奇,走到那几个人身边打了声招呼。
那几个人连忙起身,回应了下,便都坐在了篝火旁。
“诸位同志这一次来临武有什么事吗?”
问了一嘴,这几个人中明显的首领摇头道:“也没什么事,我们都是木匠,这不是临武下游有咱们的造船厂嘛,我们是去帮忙的。”
临武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式湘水上游,这里木材众多,当年说是为了方便运输货物,就在临武下开办了一座船厂。
每年要给当地封君缴纳税费,临武君自己也有产业,门客们也有从事商业的,墨家的造船术很是不错,加上此时过关征税都是以船只个数征收的,所以这座造船厂的订单不少,也算是挺红火的。
然而这话商会首领却不相信,这些人一路上的行为可一点不像是木匠,哪里有高山、河流、小路、能够涉水的地方都会停留一阵。
商队带头人心中多少猜到了一些,遏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看似无意地感叹道:“将来一旦乐昌峡完工,转运货物就更加方便了。临武这地方虽然偏僻,可却是个险要之处。”
他话里有话,乐昌峡一旦完工,转运货物自然方便,可转运人也一样方便。
对面的人却不露山水,笑道:“是啊,一旦修好,正可沟通南北,大利天下。”
又谈了几句,便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口风极严,纹丝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