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筑这样的堡垒,不是以往夯土筑城,皇父一族执掌宋国二十年,与我们多做贸易,也不过堪堪修了两座有棱角的城邑。”
“而且,这种城邑,非是我们攻不下,只是攻取有些麻烦。他耗费国力去修,最多也就阻拦我们一个月两个月,并无什么意义。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野战。”
这名师长的话引来了许多人的赞同。
他们作为高级军官,很清楚修建一座这样的城邑防御体系需要花费多么大的代价。
以泗上的富庶程度,也只是选择修筑了沛邑、彭城,以及菏泽陶丘齐鲁西南方向的一片堡垒区。
整个修筑的方式需要国力作为基础,而国力基础需要变法作为底蕴,然而变法又必然损害旧贵族的利益,同样修筑堡垒需要极多的人力,民众也会不满。
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把各国拖入到边境堡垒城邑竞赛的境地,这是有利的。
其实在这之前,各国已经被拖入了这种军备竞赛,只不过各国修筑的多是长城。
楚长城、齐长城、魏长城、赵长城……这些长城是冷兵器和青铜时代防御体系的最优解。
伴随着火药、铜炮、几何学、爆破攻城法、坑道接近法的普及,使得长城体系的性价比变得很低。
从四方城到星状堡,这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当年墨家和越国的泗上霸权战争中,适用新式攻城法数日破城,天下震动,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墨家在市井报刊中写的“理性的胜利、几何学的胜利、天志的胜利”。
由原本依靠经验的攻城法,变为了几何学的角度、夹角、平行、垂直、边长、接战长度等等,将高深莫测的战争学术变为了可以推论的九数几何,为的就是理性思维的胜利。
短期看,各国都会发展,可能对泗上不利。
长期看,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市井之中的有闲阶层越来越倾向于墨家,这对泗上极为有利。
如今这一次攻城参观和拖各国进入堡垒军备竞赛,也是差不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