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儿女中,他并不喜欢辟兵,因为他曾觉得辟兵无能不贤,中人之姿。
包括现在,他仍旧不喜欢。
他真正喜欢的儿子,是公子疆,那个孩子的身上才有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若是二十年前,自己想都不用想,便会立公子疆为太子,反正礼法规矩早已经没有几个人遵守。
可现在,他却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自己最不喜欢的公子辟兵为太子。
人,总会成长。
就像是自己花了二十年时间,才明白当初自己嘲笑父亲这件事,是多么的可笑。
就像是自己花了二十年时间,才明白年少时候那些称霸天下再造殷商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他相信,以公子疆的才智,一定也会成长,或许用不了二十年就会成长起来。
或许十五年,或许十年,或许七八年。
然而,他害怕的是天下、或者说墨家,会给公子疆哪怕七八年的成长时间吗?
人,要活着才能成长。
若是死了,便什么都没了。
愚钝,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甚至可以是内心明镜一样却在表面上装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模样。
然而愚钝、没有雄心、乐而忘志,却能活下去,并且似乎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
既然如此,那么真的愚钝、假的愚钝、亦或是内心明镜一样却在表面装出不懂的愚钝,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公子疆的成长最终也只能没有雄心、必须没有雄心、不准有雄心,那么还不如直接就立最没有雄心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