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9页

这一次对于郑国的非攻宣言,便必须要和参与的众人讲清楚,在路线问题上不至于出现疑惑和不解。

主持会议的墨者接着说道:“在之前,中央派人前来郑,探讨加入非攻同盟的事,其前提就是郑国必须要进行变革,使得民众得利,唯有如此咱们墨家才可以援助郑国,非攻止战才是对民众有利的。”

“若非攻是目的而非手段,那么也就没有必要非要郑君进行变法变革。”

“正因为非攻是利万民利天下的手段之一,所以我们在之前才没有接受郑君守城的虎符。”

“现在郑国是守还是不守?不在于我们,而在于郑君和一众贵族。”

“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诸位同志,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昔年子墨子、子禽子、适子守商丘之事,我们怎么做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利郑之万民,这也就不是一个难以解决不知所措的问题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背叛(中)

这种纲领性的内容说出来,其实对于在场的诸多墨者而言就已经很直白了。

二十年前楚人攻商丘的那一次是怎么做的?

除了守城之外,还迫使宋国发生了政变和改革,使得宋国的民众得利,借助于守城之后民众集中在一起的机会,合理合法地进行一些道义的宣传。

今日郑国的事也是一样。

如果说,只要是战争那就是不义的,这对于转守为攻开始四面出击的墨家来说就不是一个说得通的道义:假如有一天墨家出兵魏韩,主动出战,那么是义还是不义?

当诛不义和大不攻小冲突的时候,以何为先?

这是墨家内部的路线之争。

是故这件事必须要讲清楚。

这一次墨家用了非攻弭兵的口号,但这个口号必须要说清楚其背后在修正了墨家道义下的合理性,不然的话对于将来天下的局势反倒会产生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