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左手握着手机,自然下垂到裤子口袋旁边,望着眼前一片茂盛的树林,忽然意识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小说的电视剧改编。

首先,他完全不反对这种改编,实际上,在彼世界,他最开始接触这些武侠名著都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电视剧开始,不论是金古梁还是温黄,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产生偌大影响力,电视剧改编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文艺产行业中,大屏幕到各类电影,小屏幕到大型连续剧或者迷你剧,舞台到话剧以及音乐,内容领域当之无愧处于产业链最上游,可以这么说,内容领域的兴衰决定着整个文化行业的兴衰。

不管是柳敬亭穿越之前的彼世界,还是当下这个世界,内容匮乏导致文艺作品频出狗屎的现象屡见不鲜。

影视剧要么是欧风美雨,要么是日潮韩流,大家随时可以听到有人操着一口正宗的美式英语说傻逼,大家随处能听到女孩子娇滴滴地叫欧巴。

不管是出于哪种心态,这种现象的确反应出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在不停地被外来文化影响,当然,这跟爱不爱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纯粹就是干不过人家。

在柳敬亭的印象中,他曾很多次抱着支持国产电影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然后看完狗屎之后郁闷出影院,愤愤不平地骂上一句“所有不讲故事纯卖技术的电影都是臭鸡巴。”

另外一个发生在彼世界的事情是,经典的不停翻拍,这一点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为盛,几乎每一年都有一到两部作品被拿出来重新拍一遍。

这固然是因为金氏武侠本身独特的艺术魅力,本质的原因却是因为内容领域如同沙漠一样荒芜不堪。

大批土豪们削尖脑袋往娱乐圈拱,一掷千金,名导名演请过来,然后大家东拉西扯地弄出一个剧本,然后开机,弄,使劲弄,然后再去,卖,用力卖。

柳敬亭曾经认真地做过总结,那些真正大火起来的电影或电视剧几乎每一部都依托一个比较优秀的故事,彼世的《失恋三十三天》、《让子弹飞》、《致青春》、《步步惊心》等作品,莫不如此。

没有好剧本支撑的电影,不管特技如何绚烂,服装如何鲜艳,最后拍出来的东西都得是狗屎,最多是包装得比较漂亮的狗屎。

这种悲哀的现象持续已久,众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这个事情,并装逼模样地说一句“xx已死,”比如柳敬亭经常在论坛或者微型博客上看到有人感慨颇深、伤春悲秋地来一句“武侠已死”,他一度对此表示怀疑,如果说武侠已死,那那么多人还争先恐后地去翻拍武侠剧是为了什么?

所以,也许什么题材都不会死,只是没有人能写出对应的好故事,说到底这只是一句安慰自己的话,这是一句很装逼的话,所有的分析和解释到最后,无非就是一句,只是没有人写得出来了,而已。

在彼世界的柳敬亭曾发宏愿,希望自己将来能为这个世界贡献出好的故事,如今他意外进入这个世界,看来彼世愿望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

“电视剧啊,”柳敬亭莫名兴奋起来,“一定要好好搞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