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我听到台下有很多观众哭了,大家可以注意下我的眼睛,没错,我已经把妆哭花。”

一小片笑声。

“这个时候,我站在这里显然太过多余,不如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请出,这部感人至深的话剧的缔造者,出来跟大家见面,有请柳敬亭导演。”

两束追光狂扫一阵之后,最后成功定格在边角柳敬亭身上,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去,隔的比较远的观众,已经站起身看向光束覆盖着的人。

柳敬亭一脸谦逊微笑,从容不迫地站起身,顺手请起身旁的康令月,康令月象征性地挽着他的胳膊,两人沐浴着全场最荣耀的光芒,一步一步登上舞台。

第一百七十七章 满分!

柳、康二人走到舞台中央,首先对着台下观众鞠躬致意,两人刚一起身,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再次响彻大礼堂。

康园长带头起身鼓掌,评委、教授、教师、全体学生相继起身,包括孙泊雅也面无表情地站起来,机械地做着拍手的动作。

柳敬亭站在耀眼的灯光下,面对满场的掌声,脸上的表情略复杂,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当初的那一晃神,此时竟成眼前事实,怎能不让人欣慰开怀?

康令月大概与柳敬亭感觉相似,她笑靥如花,激动且满足地享受着大家的掌声。

从向柳敬亭毛遂自荐,担任剧组总监到现在,她为这个话剧付出的心血,做出的贡献,仅次于导演柳敬亭,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康令月承受的压力甚至还要大过柳敬亭。

她第一次接触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剧本全貌的时候,她自己的剧本刚刚被她妈枪毙,所以,她拿到剧本的那一刻,身上每一根挑剔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不过遗憾的是,柳敬亭交上来的稿子没给她太多的吐槽机会,单纯以一个剧本的角度来谈,《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任何大的技术性问题,就故事本身来看,那是一个精妙绝伦的点子。

尽管心中怨恨,但是不得不承认,妈妈的决定是对的,于是康令月另辟奇径,开始仔细研究剧本,她本人学习比较文学,对西方世界的古文学史自然了然于胸,从剧本的人名地名可以大致推断出故事的背景。

于是她开始查阅相关资料,找到几个专业的朋友,开始设计服装道具,准备“应聘”柳敬亭的监制。

幸好一切进展得还算顺利,合作者柳敬亭身上既没有出身草根的自卑感,也没有文人固清高的排他感,确切地说,他身上还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温和、谦逊、纯朴,同时又对文艺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二人没少争论,关于台词的更改,关于音乐的选择,关于服装的搭配,关于灯光、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