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

“早猜到是这样的结果。”

黄河文艺某间办公室,副社长莫之余跟社长崔嵩边喝茶边聊天,提到柳敬亭办杂志的事情,莫之余再次显露其“一切尽在掌握”的筹算本领,抿了一口茶,说:“终究是小孩子,不知道做生意和人情要分开来谈。”

崔嵩赞许地点头,显然对老伙伴的这次布局非常满意,道:“不想薄了老东家的面子,选择低调行事,这就等于说放弃了他最大的优势。”

“关键是陆艺筹并不会认他这个情。”

崔嵩点头,道:“可能是他从来没见过那个最文艺的商人最残酷的那一面吧,这事情跟小亮说了吗?”

“大致计划告诉他了,细节没提,毕竟是放长线钓大鱼,他那边还要配合把戏做足,这事情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崔嵩赞同颔首,问:“大概多久?”

“保守估计也要一年半,至少要等他杂志做出一定的成绩,不然怎么会肉疼。”

“嗯,一年半等一个古庸生还是非常划算的。”

莫之余似乎并不完全认可这句话,没有接话。

“怎么,老莫你有不同看法?”

同事那么多年,很多话根本不用说出来,一个细微的表情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了。

“在对古庸生写作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我特意让编辑做了几个细致分类,”莫之余边说边拿笔在一张稿纸上写,“其中大类分作三个,武侠、童话和推理,然后武侠又分作两个类别,一个是半文言武侠,以《白发魔女传》和《云海玉弓缘》为代表,一个是现代文武侠,以《楚留香传奇》为代表。”

莫之余把笔移到童话那一行,续道:“童话也是两个分类,《舒克和贝塔》似的纯孩童式童话,以及《小王子》似的哲理童话。”

笔尖最后落在推理一行:“最后是推理,是正宗的本格推理,这个没有什么要说的,崔社你看,这几个分类有什么共同点?”

莫之余把稿纸拿起来,呈现给崔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