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作为数学老师的粉丝之一,张本元立即决定,高考结束之后,第一件事就要把这本书读一遍。

“大学里会有很多课余时间,你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把自己想看的书统统看一遍。”

讨论的最后,数学老师终于露出狐狸尾巴,回归到鼓励大家考大学的主题上。

那年暑假,张本元用半天时间把这个故事读完,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成为古庸生的铁杆读者,从《七剑》到《白发魔女传》,从《萧十一郎》到《楚留香》。

如今大学毕业已经三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思考儿子启蒙教育的问题,不用想,床头故事自然要从《舒克和贝塔》开始。

不过可惜,如今这两只老鼠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儿子闹起“故事荒”,于是他先提笔给《少儿文艺》写了一封信,然后又给柳敬亭发了一条私信。

结果《少儿文艺》那边的统一回应还未做出,柳敬亭倒意外地给了回答:“《西游记》蕴含着童话内核,不过要经过你这个做爸爸的加工一下。”

老书虫张本元书读百本,内里自有小乾坤,激动地回了一个“谢谢”之后,再把他跟古庸生的这番交流截图保留发到了社交空间,然后开始仔细研读《西游记》,于是一个全新的床头故事问世。

“从前有块石头……猴王学会了七十二变的法术,可以变成一棵树,可以变成一头大肥猪……猴王扛着他的武器神棒,把天上的玉皇大帝打得躲到桌子下面……”

随着古庸生提出“《西游记》也可以童话”的概念之后,那只反抗玉皇大帝、打天兵天将的猴王成为全国无数孩子睡觉前的心头好。

亭穿七年的尾巴,那只由石头变成的猴子,渐渐取代了两只老鼠,成为孩子们新的偶像图腾。

有时候爸爸妈妈们把自己都讲得昏昏欲睡了,孩子们却还睁着大眼睛问:“那猴王和二郎神到底哪个更厉害?”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彼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难题,当初听到二郎神会七十三变,比孙悟空多了一变的时候,不知多少少孩子为之愤愤不平,在大家心目中,孙悟空是天上地下第一的大英雄,杨二郎怎么可以比他更厉害呢?

父母们当然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他们了解孩子的心情,于是就说:“当然是猴王更厉害,你看,如果二郎神不是带了那只神狗,以多欺少,怎么可能打得赢孙悟空,就好比我带了咱家的旺财去跟你大舅打假,你说谁厉害?”

……

《西游记》在这个节点出现,普及的效果远远超过柳敬亭的预期,他从不怀疑,一旦电视剧做出来,会造成何等样轰动,但是在故事的初期就能取得这种关注度,还是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