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这么说,形象一点来说,这里面有个生物链存在,电视制作人拍摄剧集,然后卖给电视台,电视台用这部剧拉广告赞助,我们看电视的时候顺便看到广告,然后去购买广告产品,这样转一圈,我们仍旧是最终的消费者。”
“那我们可以不去购买广告里面的商品啊。”
“是啊,假如每个人都这么想,那广告商多半就不会再继续做广告,这就意味着电视台的成本会更高,他们就不可能出那么高的价钱去购买剧集,而制作剧集的人就会相应减少,我们就只能闹剧荒,生物链之所以有个链,就是一环扣一环,这种平衡的维持需要每一环的正面支持,电视台哪怕过分,也是踩着观众的忍耐极限的,这和其他文艺形式都是共通的。”
“你是说盗版吗?”首发少董戴岸桥深有感触地接道。
柳敬亭点头,说:“也是一种相似的生物链。”
“那韩朔之前还鼓励他的读者去购买盗版呢。”
“一则是塑造个人形象,需要发标新立异的个性言论,一则也是一种无奈,明知道不可能禁止,不如顺水推舟,落个话题性,而且对他那种级别的畅销作者来说,拥有的正版读者群足以让他过得很潇洒。”
“这也是一种平衡吧?”
“是的,毕竟让读者购买他正版书也是一种能耐,而且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内的形式发展,虽然步伐缓慢,但是的确在转好。喂喂,好像扯远了,继续聊《西游记》。”
“古神你去网上看看吧,都是在聊的。”戴岸桥提醒道。
……
9月5日晚,《西游记》第一集播放结束之后,网络上的讨论热潮持久不息,反正明天是周末,大家也不介意多聊几句,特别是由该电视剧衍生的其他话题,很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妈妈们聊育儿经。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七点半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孩童观众绝对是不可忽略的生力军,而在这些生力军旁边势必要坐着一个家长陪同观看,形成了另一股生力军,这也是为什么动画电影能出高票房的原因。
年轻的妈妈们看完电视,安顿好孩子睡觉后,难免要到晚上看看新闻八卦,发表下自己的感叹,讨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在任何一个国度,只要某个产品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那这个产品就不只是蕴藏巨大商业价值这么简单,而是同时拥有了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就网上的舆论风向来看,《西游记》完全具备了这样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