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男女有别的固有情绪反应,更多的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叫做志向或者梦想的东西在作祟。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绵延下来,某些传统固定的观念一直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比如“男儿当门户”,“学而优则仕”,“寒窗十年,一朝成名”、“打马御街前,赴过琼林宴”……

这些励志的词句,即使放到现在,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激励意义,一如柳敬亭今晚的经历,让无数年轻人看到一种希望和可能,眼界为之一宽,猛然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还能做到这样。

“这才算真正的人生赢家吧。”

等这段新闻结束之后,常有道才开始感叹道:“上网吧,估计现在的论坛已经爆炸了。”

“原本我以为老板去燕京是虚晃一招,故布疑阵,让他们不明觉厉,然后不再刁难,没想到老板如此威武,当真是去赴国宴。”

在和同事们的私下交流中,以及平日听他们讲述柳敬亭的逸闻轶事中,王见山已经有意在心里将柳敬亭的形象放大化,直到刚才看到新闻,才意识到,还是不够大。

“难怪晴姨说吃一顿饭也吓得到他们,这样级别的饭局……”

……

新闻已经播完,大家慢慢从惊愕中恢复,开始分析这件事的合理性,然后大家发现,关于这一点,根本不用多做分析。

如果这种场合需要请一个作家出席,除了柳敬亭,还有谁更适合呢?

此外,如常有道所料,网络现在的确处在小规模异动中,读者们一边与有荣焉的歌颂古庸生的威武霸气,一边脑洞大开地猜测柳敬亭分别和两位领袖说了什么。

“感觉老大好淡定,完全不怯场嘛,不愧是老大,没给我们丢脸。”

“看嘴型,应该不只是说了简单的套话,大概聊了书的内容。”

“看古大那么认真的样子,估计是提了什么意见也有可能,前段时间《匠录》被审核,他会不说一说吗?”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古庸生跟女王聊天完全没有用到翻译,无障碍交流啊,不知道古大有没有接到什么女王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