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注视着石炜,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这里不妨给柳总透露一个消息,台里最近接到一个内部消息,为了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宣部组织创办了一个评选活动,叫做‘六一工程’,内容包括,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一部优秀的社科图书,一篇杰出的社科类论文,一首催人奋进、充满正能量的好歌,为了响应这个号召,台里准备制作一部有针对性的电视剧,这就是我来找柳总的原因。”
柳敬亭听完石炜的介绍,问:“这个政策什么时候会落实?”
石炜笑道:“我们台是1号接到的文件,其他部门应该会陆续接到通知,这两天会发布正式公告。”
柳敬亭点头,心道:“这么说,星月应该也接到通知,怎么宫承品没跟自己提这件事?”
柳敬亭问:“石先生的意思是怎样合作?因为依我看,武侠电视剧显然不符合这次活动的精神。”
石炜道:“我们初步定的方向是拍历史,做一部史诗类剧集,但是考虑到纯粹的历史正剧普及起来有难度,所以希望能在历史基础上,做适当的演义,这部分希望能得到柳总的意见。”
柳敬亭脱口道:“七分史诗,三分演义?”
石炜稍怔,随即笑道:“并没有量化,不过柳总这么说更贴切。”
柳敬亭问:“那贵台是不是已经有了具体方向,比如选取哪个阶段的历史作为基础。”
“目前列在计划中待确证的有五个,汉武帝、三国、初唐、明初、康熙,柳总以为呢?”
柳敬亭暗暗揣度这五个选择的典型意义,说道:“这五个选择都大有可为,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都要比小说更精彩。”
石炜点头,说:“而且这个五个年代在民间的传播度也比较高。”
柳敬亭想了想,问:“不知石先生怎么会考虑到我,这种偏历史正剧的内容,与我之前推出的小说都不大相符。”
石炜道:“柳总不必过谦,柳总之前武侠作品,对历史的运用炉火纯青,特别是那部《射雕英雄传》,对成吉思汗的描写不可谓不引人入胜,又基本依足了史实,而且柳总提出的‘历史只是挂小说的钉子’的论断也很给人启发。”
柳敬亭在不确定星月电视的意图之前,不能贸然答应石炜,只好说:“这事事关重大,我可能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过几日再给石先生答复可好?”
石炜笑道:“那是自然,我把电话号码留给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