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爆棚的口碑通过网络世界蒲公英般地飘飞到世界各地,造成各式各样的反应,除部分知情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替柳敬亭担忧或者等着看他好戏。
至于那部分知情者,反应更为强烈,即便他们预先对这部电影做出判断,大致知道这是一部能造成一定影响的影片,但当事情真正发生、赞美声越来越多的时候,体验完全不同。
“他居然真的做到了!”
即使事先心里有过这种预判,事后仍旧会有这种惊叹。
“不知那些用《阿甘》质疑柳的人知道真相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电影制片罗斯跟负责接洽柳敬亭的wb公司高级电影经纪人弗兰克私下聊天时,提到这个问题,弗兰克微笑摇头,长时间不做回答。
“我现在特别想知道细节,我想以后可以写到我的回忆录里面。”罗斯满脸期冀地望着罗伯特。
与有荣焉的罗伯特终于开了金口:“自信,果断,清晰,沉着,魄力,这些词你可以随意取用。”
“细节,细节,”罗斯忙挥手打断,“罗伯特,你也是做电影的,应该知道叙述的魅力在细节。”
“你指的是哪一次?”
“每一次。”
罗伯特大笑,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以谈论的细节,他当时带着剧本过来找我的时候,只跟我说了一句话,‘嗨罗伯特先生,我这里有两部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剧本,你是否有兴趣?’然后我回答yes。”
罗斯拍掌道:“就是这个!”
美国人特别喜欢这种创史之初的瞬间,当初乔布斯约见斯卡利,一句“你是想做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来跟我一起改变世界”广为流传,成为商界名人的经典轶事。
“先别急,还有两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