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或许有的武将为国为家,可是底层的士卒呢?大家为什么当兵,大多数人是为了吃饭。当兵吃粮,拼命就算了吧!这样的人只能成为兵油子,想靠着他们打仗,别想了。

只有为了搏一个前程,看得到希望的时候,那才会有战斗力。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谁还会拼命?

秦军战斗力之所以强,能够以布衣布甲硬撼装备精良的精锐魏武卒,因为什么?要知道魏武卒可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秦军能打赢除了秦兵耐苦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军功封爵。

那个时候的大秦还有不少奴隶,但是没关系,只要你有军功,不但能够脱离奴隶身份,还能够得到爵位,成为人上人。那些吃不起饭的人,拎着刀就去和人拼命了。

他们为了什么,为的还不是博一个出身,那样的军队战斗力怎么能不高?

整个秦国就像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下层推着上层打仗,想停都停不下来。

军功就代表着爵位,代表着钱,代表着房,代表着漂亮女人,整个秦国都弥漫着马上觅封侯的想法。这才了有了横扫六合的强大秦军,才有了“赳赳老秦”的精气神。

朱翊钧将曾省吾的资料放到一边,再一次意识到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由上而下的改制度,强推下去,难度就不说了,效果也未见得好。新军啊!朱翊钧不禁将目光投向了山西和陕西,这两个人地方是关键啊!

在明末,陕西和山西永远是绕不开的,那里或许可以成为自己军事改革的第一个试点。

秦兵自古耐苦战,无论是秦朝还是汉唐,八百里秦川孕育出来的强大的军队,是震慑天下的力量。

将曾省吾的资料放到一边,朱翊钧在拿起一份资料,这一份就是王崇古举荐的大同总督方逢时了。

说方逢时如何能打就未见得,但是这个人明显是一个颇具战略眼光的人物。在做山西巡抚的时候就配合着王崇古做了很多的事情,并且在王崇古离开之后,自己做的也很好。

修建城堡,整训士卒,推动俺答汗的封贡,战略和眼光都没问题。

做事也是四平八稳,同时也是从知县一步一步做上来的,有底层经验,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朱翊钧将方逢时的资料放到一边,直接拿起了最后一份。

这份资料是蓟辽总督梁梦龙了,他也是一个非常有资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