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最是得罪人,朱翊钧不会让刘显扛起来,最合适的人选和机构就是张诚和御马监。
军队的监察机构一定要有,朱翊钧准备将御马监打造成军队的监察机构和情报机构。事实上皇帝对军队的掌控是不严厉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报不到位。
另外一点就是管辖权,地方官府对军队有管辖权,这个最要命了,朱翊钧要把这个权力收回来。
听到朱翊钧这么说,刘显觉得有些不妥,让太监来做?不过他也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压力和风险,也知道这是朱翊钧对他的爱护,便直接说道:“臣领旨。”
“军饷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以后京营的军饷,全都由户部直拨,军饷足额到提督衙门,如果有人贪墨,你可以直奏于朕。”朱翊钧不信了,有命拿没命花的钱谁敢拿。
第六十五章 不能刚正面
听了朱翊钧的话,刘显顿时就激动了,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一定不负陛下重托!”
“你先写一份折子上来吧!”朱翊钧看着刘显,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毕竟是大事情,需要综合制定计划,不能两方面脑子一热就动手。
“臣遵旨!”刘显答应了一声,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朱翊钧看着刘显背影,有些头疼的叹了一口气,说起来简单,事实上做起来真的没那么简单。关键是京城不能乱,朱翊钧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试点。
说起京营,也叫三大营,建立的时间就早了,要追溯到明初。
最巅峰的时候在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就是以三大营北征的,打的蒙古人不敢南顾。
只不过土木堡之变之后,三大营彻底完蛋,剩下的也只是一下老弱病残,根本没法打,甚至都没法看了。一直到正德皇帝,这位大明朝最喜武事的皇帝。
正德初,十二团营仅选出六万零五百锐卒,于是调边军数万人入卫京师,名之“外四家”。又立东西两官厅,东官厅操练正德初所选官军,西官厅选团营及勇士、四卫军操练。
事实上那一次三大营的清洗就很彻底,加上以边军精锐充任新军,战斗力是可观的。
这也是后来正德皇帝能够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军的依仗。只不过正德年轻,加上父亲去得早,做事难免没溜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