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时代的时辰,朱翊钧早就熟悉了,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前世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前世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前世5分钟。
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前世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前世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前世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前世05秒。
在徐光启的大座钟上面,刻画了十二个时辰,短针指着时辰,长针则是指着刻。
短针指着内圈,长针指着外圈,在精确就没了,看着就像日晷一样。
挠了挠头,朱翊钧琢磨着这个玩意该怎么弄,事实上他非常非常的喜欢这个座钟。不过现在的计时方式显然与这个座钟不符合。见惯了后世的进准时钟,对这种粗糙的计时方式,朱翊钧实在是看着别扭。
“你去找钦天监!”朱翊钧看着徐光启说道:“让他们弄出一套新的计时方法来。”
“这个不行,不准确,也不方便,太麻烦了。”
徐光启躬身道:“臣领旨!”
事实上划分时间这方面,徐光启自己也不擅长,他这个就是照搬的日晷,现在有了皇上的圣旨,这就好办了。在大明,要说谁擅长这个,钦天监无疑是其中的翘楚。
徐光启走了,大座钟也被抬走了,虽然朱翊钧挺想把它留下,可是这玩意明显不是成品。
留下这个,让徐光启和钦天监在做一个,朱翊钧觉得这纯属于浪费。朱翊钧觉得还是等到量产在说,让钦天监编一个新的计时方式,也能把座钟传出去。
这件事情朱翊钧也就不在去想了,不过看到徐光启,他就想起了另外一个人。
“张鲸,那个李贽现在去哪里了?”朱翊钧看着张鲸,开口问道。
自从自己把李贽弄进京,一直都是放养的状态,看到徐光启才想起他。自己还想让他给自己弄出一个思想纲领出来,这段日子倒是把他给忘了。
“回皇爷,李贽就在大兴县!”张鲸连忙躬身道。
“自从去了公务员学堂之后,李贽就和那些公务员一起学习,前些日子公务员去大兴县之后,李贽也跟着去了。听说这两天跟着公务员下乡了,据说是去体察民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