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则要求增加官员俸禄,尤其是对一些清水衙门,这一条出来之后,倒是不少人支持。
大家都纳粮了,隐匿的土地不见了,饭都要吃不起了,皇上你不能不给涨工资,也不知道谁为大家谋福利,开了第一枪,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涨俸禄的呼声越来越高。
工部也要钱疏通河道,刑部则要钱重修大牢,连礼部都来凑热闹,要修缮和更换礼器,一时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只不过对于这些,朱翊钧真心不怎么放在心上。
比起这些,朱翊钧倒是更享受过年休息的日子,忙了一年了,很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
马上就要过年了,朝廷上下的事情也不太多,也没人拿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找朱翊钧,这让朱翊钧有了些许空闲。虽然今年算不上风调雨顺,但是朝廷有钱,很多事情也就不是事了。
不过在年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朱翊钧插手,那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现在已经要成朱翊钧的一块心病了,整天不是攻击这个就是攻击那个,简直要了命了。
好在之前安排的人选已经到位了,一个是王篆,一个是王家屏,两个人虽然都姓王,但是却没什么关系。相比王家屏,王篆这个人名声要大一些。
现在的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也就是掌院,只不过他的名声在清流之中可不太好。
王篆是张居正的人,在历史上张居正倒台之后,遭到清算的人里面就有王篆。比起江南的王世贞和耿家兄弟,王篆算不上真正的清流。
事实上真正的清流王篆也不敢用,比如那位疑似《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王世贞。
说起来朱翊钧对这件事情还真是挺感兴趣,在历史上这个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一直是一个未解的谜团的。现在自己有了机会,弄清楚这件事情好像也挺不错的。
不过以自己现在皇帝的身份,派人去找一本小黄文,传出去还不一定被怎么编排呢!
虽然后世肯定了《金瓶梅》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可是在这个时代,这本书的名声可不太好。坐在龙椅上胡思乱想,朱翊钧的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事实上对于朱翊钧来说,这个本事早就修炼到大成了,基本上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