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页

朱翊钧点了点头:“那就说说看吧!”

“臣想先从一位藩王开始。”王锡爵也知道,上一次自己已经被朱翊钧不满了,如果不是开藩禁需要自己,估计自己该回家了,所以开藩禁就成了他最后的稻草,一点也不敢怠慢。

“以一位藩王做出表率,然后在进一步其他的藩王开藩禁。”王锡爵说出了自己想到的办法,然后等待着朱翊钧的回答。

从一位藩王开始,不用想也知道,王锡爵所指的藩王肯定不是后面的藩王,而是枝繁叶茂的第一代藩王,因为他们的家族谱系足够庞大,也最具有代表性。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戚继光在行动

看了一眼王锡爵,朱翊钧笑着说道:“那你准备选择哪一位藩王啊?”

过了这么多年,大明的藩王很多,可是第一代藩王说起来也就几位。当年的削藩导致了靖难,那个时候倒是损失了一些,不过还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

“臣想选择晋王。”王锡爵躬身道。

晋王吗?

朱翊钧听了王锡爵的话,沉思了片刻,不得不说,王锡爵这个选择还不错。

第一代的晋王是朱棡,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南京太常寺志》记载为李淑妃所生,九大攘夷塞王之一。

晋王生了七个儿子,嫡长子朱济熺:晋定王,庶次子朱济烨:高平怀简王,庶三子朱济熿:庶人(初封昭德王,改封平阳王,晋封晋王,因与汉王结盟革爵),庶四子朱济炫:庆成庄惠王,庶五子朱济焕:宁化懿简王,庶六子朱济烺:永和昭定王,嫡七子朱济熇:广昌悼平王。

除了七个儿子之外,这位晋王还有两个女儿,这一家子算是在山西太原安营扎寨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爵位代代相传,代代分封,早就发展成一个非常惊人的规模了。事实上王锡爵选择晋王是有一些想法的,因为晋王一系并不被皇上待见。

当年成祖皇帝靖难,当时晋王,也就是朱棡的儿子朱济熺,这位没帮成祖朱棣。

结果可想而知,被一顿磋磨,然后还被庶出的兄弟给夺了晋王的爵位,这个人就是朱济熿。只不过这个朱济熿也是个不会站队的主,朱棣的儿子夺嫡,他又站到了朱高燧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