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梁梦龙也有自己的担心啊!
工匠的身份虽然不高,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官这么多年,工匠被欺压的事情,梁梦龙见的多了,工匠被挖走的事情,他也见的多了。
尤其是这些年,各地的富商巨贾,有门路之人,全都朝这些匠人伸了手。
在梁梦龙看来,这些匠人都是朝廷的宝贝,一旦开放了匠籍,匠人的流失就不可不免。大明承受不起这些匠人的流失,一旦匠人都跑了,活谁干。
匠人活的这么辛苦,一旦开放了匠籍,即便是没人雇佣,匠人自己都先跑了。
甚至害怕皇上反悔,说不定跑到什么地方去。到时候朝廷想找都找不回来,这是大明百多年积攒的匠人,在培养可就难了。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梁梦龙却思虑了很多。开放匠籍可以,但是绝对不能骤然开放,否则朝廷受不了。
“陛下想如何做?”梁梦龙看着朱翊钧,开口问道。
“开放匠籍之事,工部牵扯最深,朕想与爱卿商议一下,先拿一个章程出来,然后在交付内阁议处。”朱翊钧看着梁梦龙:“朕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工部虽然在六部之中不被重视,但是工部的职责却非常的繁重,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与工匠牵扯最深的,那就是工部了。
梁梦龙也知道这件事情工部躲不过去,既然皇上想知道自己怎么想的,那就索性直说了。沉吟了片刻,梁梦龙开口说道:“臣有些想法,请陛下斧正。”
“爱卿但讲无妨!”朱翊钧点了点头,做倾听状。
梁梦龙沉声说道:“臣以为开放匠籍是好事情,工匠受到工官把头的管制盘剥,常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躲避。”
“这已经不是小事情了,臣在蓟辽之时,工部送去的火铳,十有三四不合格。”
“每一次排练,皆有火铳炸膛之事发生,使得士卒不喜火铳,直到万历五年之后才好一些。军中不得不自行以工匠铸造兵器,靡费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