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一月三百两银子之外,其他的比如用药学徒的工钱等等,也都是要收费的。”
住一个月三百两白银,这绝对是黑了心的价格。不过这院子也不是给百姓住的,你要是便宜了,那这些人反而不感兴趣了。
“那不知道我能不能定一间?”张溶笑着说道:“这年岁大了,身子骨不好,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过来修养一下,也是好的啊!”
朱翊钧一愣,这是把这里当成养老院了?
不过朱翊钧也不在意,反正你们愿意花钱,那就花呗。不过这对这些国公来说,也的确算不上什么大钱,他们能接受。
“这个当然可以!”李建元一愣,连忙点头说道。
旁边的勋贵一听这话,顿时也来了兴趣:“那我们也定一间。”
第二百七十六章 精准扶贫
朱翊钧懒得看这些人在这里预定疗养院,不过朱翊钧知道,医院这一次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一旦勋贵入住,朱翊钧都能想象这个疗养院会抢成什么样子。
要知道大明的有钱人其实很多,朱翊钧前世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
大明在这个时期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
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穿越过来十五年了,朱翊钧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不说其他的,单单是抄家,那些个寻常的盐商之家,抄出几十万两都稀松平常。
这还不算田产商铺古玩字画等等,大商人,百万两级别的存银。
要知道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生全都在太医院,加上自己这些年的大力投入,太医院的医术有了长足性的进展,一旦造势之后,皇家医院必然成为人人都想进来的地方。
皇家医院的疗养院,必然会成为有钱人的标准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