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虽然没有栽种各种树木,但是朱翊钧已经让人去弄了。当然了,不会是后世的观赏树木,而是杨树和柳树,插上一个树枝就能活。

相信过几年之后,这里将是一条绿树如茵的道路,定然美不胜收。

视察了道路,朱翊钧回到了宫里面,宣布开修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同时开修的还要北京到蓟州的道路,做准备的则是北京到锦州。

道路采取了分段承包制,由内务府下属的路桥司承建,分包给各地的商户。

一时之间,途经的府县全都热闹了起来,大户人家全都开始四处托人,想要承包。只不过他们的速度慢了,这块肥肉早就被人给盯上了。

京城的勋贵和勋戚一口就扑了上来,那架势很疯狂。

西北发财的机会他们错过了,这个机会他们可不想错过,于是这些路段全都被他们给承包了,然后就是如火如荼的开工了。

万历十五年的秋天,大明的秋收完成了很顺利,非常的顺利。

赋税也全都收了上来,官绅一体纳粮彻底平稳了下来,在执行两三年,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反复了。修路也进行的很顺利,商贸也发展的很快。

大明的第一家大型钢铁厂已经完成了选址,正在进行筹建,基本过完年就开工了。

进入冬天之后,朝廷依旧很忙,只不过朱翊钧基本上就不管他们了,而是在皇宫里面陪着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王皇后二胎得男,朱翊钧更是连续一个多月没上朝。

倒是年底的一份奏折,让朱翊钧有些吃惊。

上这份奏折的是宗室,是藩王,而这个人是郑王。说起来郑王一脉也是挺倒霉的,第一代郑王朱瞻埈是明仁宗朱高炽庶第二子,明朝第一代郑王,乃李贤妃所出。

原本只是安安稳稳的藩王,但是到了嘉靖年间,出事了。

嘉靖二十九年,时任郑王的朱厚烷上书劝谏明世宗,希望他不要服用丹药以求长生,希望他不要过于崇信道教,结果被降为庶人,发宗人府,禁锢在高墙内。

一直到隆庆元年,穆宗继位后复爵,加禄四百石。

这份奏折就是现在的郑王朱厚烷上的,内容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