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革大明呕心沥血,结果张居正落得那样的下场,为国征战的戚继光落得那样的下场。这也导致了李成梁彻底倒向了军阀,开始养寇自重。
文官则开始抱团,组建各自的党派,开始争权夺利。
有人说明亡亡于万历,事实上朱翊钧在某种程度上赞成这句话的。万历皇帝干的一些事情,彻底打破了一些规则,使得天下士人和武将都和皇室离心了。
这也是为什么天启皇帝会建有偏锋用阉党的原因。
因为你没人可用了,剑走偏锋的天启皇帝也的确拉拢一批人,拉住齐浙楚党去打东林党。毕竟东林党势大,齐浙楚党被打不要不要的,拉住他们,他们才能给自己卖命。
阉党与其说是阉党,不如说是太监和大臣的勾结。
万历年间为什么没有阉党?派去地方的太监也不少,但是都被打死了,还不是因为没有大臣勾结,因为大家觉得勾结了也没好处,皇上太过刻薄。
这一点是最要不得的,所以朱翊钧虽然杀了很多人,干了很多事,但是他一直很注意这一点,大肆奖励张居正,重奖戚继光,凡是给自己做事的,朱翊钧从来不吝啬赏赐。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万历十六年
朱翊钧把郑王送到了王府,同时还在王府里面吃了一顿饭,然后才回到了皇宫里面。这是朱翊钧万历十五年最后一次出宫了,之后基本上连朝都不上了。
这里就出现了一件事情,根本没人弹劾朱翊钧不上朝的事情。
显然大臣们也不想皇上上朝,实在是皇上太能搞事情了,累了一年了,休息一下也好。这个时候,大家都乖一点,别刺激皇上了。
放假、封衙,然后过年,开年大朝会,这一切朱翊钧做了十五年了,也没什么可说的。
转眼间就到了万历十六年的二月,春寒料峭的日子。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自己面前的王锡爵,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自己这位大学士可真的是辛苦的很。在山西呆了小一年,终于搞定了晋王一系的藩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