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事体大,小的不敢擅专,需要去信给家叔。”李贺连忙说道。
李慎行点了点头:“也好,那你就回去写信吧!告诉李旦,本官在这里等着他来相会。”说完李慎行就端起了茶杯,一副端茶送客的架势。
李贺也知道,李慎行找自己来,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跑腿送信,肯定是不会和自己多说什么。站起身子对着李慎行躬身行礼,然后开口道:“那小的就告退了!”
李慎行笑着点了点头,一点也没有起身相送的意思。
以李慎行现在的身份,能让他起身相送的人可是不多了。等到李贺走了,李慎行站起身子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出去逛一逛。
李慎行也很久没到南京了,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西北,现在到了南京,需要好好出去逛一逛。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翻看着手中的奏折,看了几份之后,有些烦躁的扔到了桌子上。
自从顺天府普及教育以来,各地的奏折就全都上来了。大明的文官,对于教育那真的是非常积极,因为这是刷声望的好机会。
各地的官员全都是请建公塾的,数量很多。
朝中也有不少官员赞成建立公塾,甚至有人还觉得应该向各地招募学子充作公塾老师。公务员都行,没道理其他的仕子不行啊!
公塾老师有品级,虽然是九品,但是可以升迁。
这对很多的底层读书人吸引力很大,比起公务员,教书育人名声好听的多,也体面,关键是一样升迁,自然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朱翊钧知道的很清楚,前世教师能够转干的时候,教师可是很吃香的。
在前世大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中有一个汉大帮,这个帮派就是以老师和学生为勾结的政治腐败团体。这种事情在大明要来的更普遍,也更合理。
这个时代推崇老师,同时也推崇座师和开蒙恩师,同窗同年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盟友。这一点在大明都是公开的,大家也都觉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