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这青州人马事实上只是张叔夜请来的多路人马之一,这一遭是五州兵马共讨梁山。

这消息早就传遍了济州了。

梁山泊抢了蔡太师的生辰纲,惹得东京城里的老太师大丢颜面,发下怒来。可不仅仅是曹京这个小小知县吃了累赘,听闻那濮阳的知府也去东京听参了。这一遭儿,那濮州的人马,还有东平府的人马,此次是全都有到。如此配合着东昌府和济州本地,再有青州府,这才是真真的知会各州府,并力剿捕。

东平府的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一员拔尖的战将。当初在西北,因常打头阵,又称董一撞。

而东昌府的兵马都监,没羽箭张清,上一遭就比斗就打的那杨志满面流血,丧胆而归。而杨志的武艺,宋江虽然没亲眼见到过,却从朱仝、晁盖处听闻过。再加上那能与花和尚鲁智深打平的金枪手徐宁,这梁山真要小心应对了。不然,稍微不慎,便有大祸临头。虽然宋江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梁山不会败得。

宋江心里翻转过无数念头,再看着曹京人南下的车马,暗叹道:“曹相公啊,你是没遇到好机会啊。”

如此,三人回到城中,宋江没有领人去阎婆惜处,而是去了雷横家。这雷横家中无有外人,只一个老母,最是安全不过。

却是没人再提起那曹京,亦无人提起即将到任的时文彬。三个人脑子里想的都是梁山。

“听曹相公之意,这一遭儿,梁山还能趟过去不成?”就曹京的话来讲,显然不认为梁山泊是短时间里就能破除的。

宋江首先开口。

说真的,别看原著上这厮领着人马,南征北讨,打了一仗又一仗。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鸟人真是不出世的名将。

但细细看水浒上的战事,有宋江没宋江,又有什区别?宋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精神榜样儿,拿主意的是狗头军师吴用,出力拼杀的是麾下兵马。且施老爷子在文中无限突出的斗将的重要性,忒不科学。梁山泊征讨四方的时候,头领武力够强,也就能打的下来了。而这时空‘斗将’因素对战争的影响也真的是不小。至少宋江是深受影响的。

朱仝与雷横对视了一眼,对比宋江,二人对阵战征伐是更据了解,也有经验。

“此次会剿,官军纵然多路齐发,可彼此相距太远,每路兵马又各不相属,各自为战……”

那清河县埋怨张叔夜分兵作战,是那次大战失利的最重要原因,这却是有那么点自以为是的。但现在朱仝与雷横则是真的感觉到,今朝的这儿一场大战,官军败也多会败在分兵多路,各不相属这一点上。

因为这会各州府官军并力会剿,那是明明白白的派兵马杀到,并无甚遮掩。恐怕现在的梁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那青州的兵马与东平府的兵马还未碰面,就可能已经为梁山各个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