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页

此番童贯大败,梁山泊贼军就可以毫无阻拦地杀到东京城下。且不说那贼匪所到之处,城乡残破,士绅凋零,而后者正是老赵家统治中原万里江山的坚定盟友。便是这番所能引起的震荡,也叫朝廷威仪一败涂地。

赵佶很清楚,畿辅和山东一带是国家的根本重地。老赵家的统治重心还是在北方,纵然江南、东南一带的财富早就超越了中原,但只看赵家兵马的布置就能知道一二。整个长江以南才十三将,而一个河北就有三十七将之众。

更重要的是,京畿禁军不堪战,河北禁军也不堪战。而西军却不能一股脑的都抽调来中原。

前番抽调五万兵马都难之又难,西夏人虽不敢狮子大张口,却也要趁机下刀子。那要抽调十万乃至更多的兵马,朝廷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而且京畿禁军不管用,武将怕死,官兵怯战,梁山贼是什么时候想来就来!朝廷国入何存?没钱又怎么好打仗?

地方各路藩库、府库,神宗、哲宗两朝积攒的钱财可早就被他挥霍一空。

一时间赵佶看着万岁山都生出了无尽的烦恼,甚至是痛恨来。如果这座精美极致的园林能变成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那该多好?就算是打个对折来,他都愿意。甚至于他都恼恨起死去多时的高俅来了。但他刚追赠高俅开府仪同三司,累加少保,现在就追削官秩……赵佶可还要脸。

第367章 开辟一个大场面——改朝换代

“太学生陈东谨奏: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佞、专权贼臣以清朝政,以绝患事。

……

宰臣蔡京,盗权窃柄,误国殃民,为天下之第一大贼乎!方今在外之贼惟边境为急,在内之贼惟蔡京为最。其之祸害尤胜陆贼、方贼十倍也。

贼寇者,疮疥之疾也;贼蔡京者,门庭之寇,心腹之害也。

……”

延福宫中,蔡京、郑居中、梁师成、杨戬等朝堂大佬,一个个屏气息声,聆听着御座旁的太子赵桓抑扬顿挫,甚有节奏感的咏读。

这是那个该死的陈东的上奏,一举把当今皇帝与蔡京、梁师成、杨戬、童贯等被全部骂了去。

什么“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杨戬、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童贯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宜诛贼子,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简直是胡言乱语。还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受国家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简直是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