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过益都内一干事宜不谈,就说此时的梁山泊炮厂。制造局的官员已经收到了许多陆海军的反馈。
陆军对于三斤炮和虎蹲炮普遍认可,这两种炮重量轻,便于随军,陆军自然没意见。他们现在可没甚攻城拔寨的压力。可水师呢?那却是不时的有不满意的回馈传来,嫌三斤炮和五斤炮的威力太小。要打很多发才能把海船变成飘在海上的大棺材。
事实上,水军确实有扛小炮的嫌疑。现下水师诸将不仅是嫌火炮的口径小,他们还嫌自己的炮船少,嫌陆皇帝给他们画出的那个叫‘风帆战列舰’的大饼被船舶司给造的慢了。
然事实是,人玉幡竿孟康的头发都要急白了。
陆皇帝画出的‘风帆战列舰’,那与中国此时的造船技艺相差太大,纵然是玉幡竿这般的造船专家,看着那底图也有些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的感觉。
他必须先造出船模来,经过波浪验证,而后再着手从小帆船造起,慢慢的积累经验,这才能玩大的。
如是,为了应对水师的催促和压力,孟康就只能做起了缩头乌龟。在船厂一待几个月不回家是常事。
还因为那风帆战列舰实在难以在短期内给制造出来,就被迫给水师许诺,给他们造更大的船,比五千料巨舰更大的船。
现在谁都知道海上交锋,谁的船越大,谁的炮越多,谁就更牛逼。就像陆军虽从来不对制造局提意见,他们却也知道炮管子越粗越长,那火炮的威力就越大。
能一炮打灭了敌人,他们可不想去开第二炮。
水师手中已握着五千料福船,自就希望有八千料、一万料更大的福船给自己。虽然他们并非不知道,如今的海洋上,两千料的福船炮舰,方才是最具有性价比的。
这就有点像是正史上欧洲海洋争霸时候的三级风帆战列舰,那单挑时的威力必然是不如二级和一级风帆战列舰的。但是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的造价却足够制造三四艘三级风帆战列舰,那显然是后者更具有实际作用。
可无奈何,三阮和李俊等人,还是向往更大的战舰。甚至因为陆皇帝说蒲甘的柚木尤其多,后者乃是制造战舰的上好良材,三阮就早早派人前去探看了。
但是待到制造局终于研制出了合格的火枪的消息传入军中,那陆军也不安稳了。
不少马步军重将都听说过火枪这个词汇,便是没亲眼见过,也多少有些耳闻。在不少重将的眼中,火枪就是缩小了无数倍的火炮。事实上这般理解也不算错。
如今的滑膛燧发枪,有着跟大炮近乎一样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