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仍不能一举把‘文贵武贱’的思想给踩翻在地,也不能一举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给粉碎,但绝对能在老百姓心中造成巨大的影响。
任何事情都需要慢慢发酵的,便是老赵家善待士人,也是百多年养出的口碑,就是那烂泥一样不堪一提的禁军,也是澶渊之盟后的百年光景里一点点腐朽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陆谦现在就是要挖个大口子,而后期望着有一天这堤坝总会彻底倒塌。
而且想想十年后的陆齐,想想二十年后的陆齐吧?
一个又一个封国的建立,大批‘贫困’人口的向外迁移,国内人口不说增长了,能保持眼下的水准不下降都很难很难。
那时候日本已经覆灭,新福【吕宋】的铜矿会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发。有了日本的金银、吕宋的铜矿,以陆齐财政之富裕,完全可以在运转国事的同时大肆的普及中小学堂和各类技校。
而且那时候的中国已经对天方、对天竺,甚至是对万里之外的欧洲、非洲和美洲都有了涉及……
那时候中国的商业会是何等的繁荣?
贸易商船航行到哪里,中国的商品就抵达到哪里,财富会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国。
别以为万里之外的美洲、非洲、欧洲是多么遥远。
此刻的宋人已经涉及了天方和非洲,而蒙古人能靠着几万的骑兵,西征欧洲大陆,陆皇帝没理由在更优越的条件下做不到啊?
再有那美洲。
横穿太平洋自然是一困难的事儿,但沿着日本北边的阿留申群岛,船只能一路顺着岛链行到美洲的最西北角,或者直接就乘着北太平洋暖流抵到北美的西海岸。然后进入加利福尼亚寒流南下,怕都能有抵到中美的墨西哥了。
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财政只会更加富裕。
工商业发达,税赋无有变化,百姓们也只会越发的富裕。
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发现,知识真的就是财富,而读书也真的能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