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招募老师是杯水车薪,而自己培养老师,又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像李俊始终大力发展的水陆军一样,他的目标是波罗王朝,后者很让他垂涎三尺。但只要这战争一日没触发,并且李俊已经取得胜利,波罗王朝的财富就始终不是他的。
他现在可以盼望的只有稻田里即将丰收的中稻,以及今年的晚稻,还有糖寮和捕鲸的利益,庐国的财政是没有余力照计划如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了。
除非……
“国主,您看是否要向商会做一笔短期借款,可以用北境刚发现的铜矿做抵押……”
若不然,那城池和港口能如期建造才有的怪。
第886章 封国(二)
事实上财政艰难如庐国【庐州伯国】一样的封国并不在少数。便是那最为强大的明国,一样在中原银行、金融银行,以及十年中新建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发展银行借下了天文数字一样儿的贷款。为此不惜拿出港口的运营权,道路的修筑权,甚至是海关权和盐政等等充作抵押。
是不是觉得陆齐朝与各封国之间签署的协议很眼熟?这套路太“殖民”了。
事实上这只是陆谦的一种手段,代表着他的一种思想。
——要平地里建起一个国家谈何容易?更不要说,这些封国的实质乃是入侵性质,本处都有生民的。还要把之变成一片皇道汉土,那就更难。
即使先前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正到了‘封藩建国’之后,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事情出乎他预料,自己原本准备的海量物资,也就跟填补了一口无底洞一样,迅速的消失去。
以明国为例,只是一个三佛齐余孽,这些年里就给他们生出了多少乱子?兵马频频出动,但因为苏门答腊复杂的地形,始终不能斩草除根。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矛盾,本地的土著很不老实,使得方腊只能以硬手镇压之,也让二者间的矛盾始终难以得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
而因为整治‘内政’其国又拖累了多少建设进度?
更不要说混江龙这种一开始便发展军备,眼睛紧紧盯着天竺的封国了。
这一个个封国日子艰难到靠‘抵押借贷’度日,身为大家长的陆皇帝又怎么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