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酷热难耐,冬季则气温舒适。
八艘舰船装载五百披甲兵是小菜一碟,为了加强部队登陆后的行进速度,船上甚至还携带了一二百匹骆驼和马。
因为在黄沙遍地的哈德拉毛,车辆是没有作用的,登陆后军队若要向希巴姆城进发,则就更需要这些大型牲畜了。
与穆卡拉城不同,希巴姆城是一座内陆城市,与穆卡拉城间距有三百五十里,位于哈德拉毛河谷中段一处小山丘上,数道季节河交汇于此。
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是西也门的内陆商道中心和商业中心,一直来都在这片土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内人口之众多,城池之繁荣,也是显而易见的。是杨钦所不能放弃的地方。
拿定了主意,杨钦率领兵登上船只,率队向南驶去了。
五艘战舰和三艘补给船组成的船队,一路上碾压着天方土著的反抗,在抵到穆卡拉前,陆续打破了盖达、舍尔哈特、塞伊尔三座城市,让空荡荡的补给船内多出了一些装载物来。
船队在第三天抵到了穆卡拉,这是一座明显比盖达等小城要大的城市,只看规模,其规模甚至要大与祖法儿!
但城市港口明显没有祖法儿大,市井也不如祖法儿繁荣,站在船头的杨钦甚至还可以再做出一判断:这里的农作物种植业远比祖法儿单调,似乎只有椰枣。不像祖法儿,五谷、蔬果、诸畜咸备。
中国人占领了祖法儿的消息早就为这里人知晓。
穆卡拉城已经做出了警备,当八艘大海船出现在港口外的时候,穆卡拉城内响起了明亮的警钟声。
港口被他们放弃了,杨钦就看到,大群的天方土著丢家舍业的向城池里奔去,还有那港口里停泊的船只上,一个个都挂起了白旗。
在中国,白旗意味着投降,这一规矩早已经被天方人知晓。
越过港口就是穆卡拉城的城……额,是围墙。高度大概有两丈上下,但看质地,却不是他所熟悉的土城,也不是石城,而是砖城。由粘土烧制的砖块砌成,就是在陆齐朝都才刚刚出现的砖城。
围墙上来回走动的壮丁,这就是穆卡拉城的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