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页

做一个草原游牧帝国的君王如何有做一个农耕国度的君王来的更舒坦?

他可没有忘了喀喇人的下场,也没有忘了在北辽要亡国之际,他的那便宜外祖父是何等的悲催。还有东北的女真人,完颜氏早不知道已经被灭绝了多久。

作为陆齐皇家子嗣,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和亲眼目睹的一幕幕‘惨状’,都在向他诉说着“游牧帝国不如农耕文明安稳”这个道理。

所以,大批的塞北游牧部落即便跟随着他迁往欧洲,最终的生活方式也会向匈牙利那样,从游牧逐水草而居转为农耕城市文明。

如此的一个帝国,陆越脑子瓦特了才会去抱着弓马不撒手。

人这一辈子,一次次的打拼和奋斗,最终追求的除了自己的功成名就之外,不就是儿孙的荣华富贵?那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子孙后代,他的意志是都不会有转变的!

第972章 真的很蠢啊!

鲁北有些疲惫了,不过到底人年轻,比他老子鲁生可好上不少,这几日他们只是白天出阵,比起在康居国的时候可强多了。

鲁生鲁北父子都是契丹人,父亲鲁生本名阿骨鲁,当初女真还没gg的时候,他就和着妻子逃难进了燕京。无奈何,草原上遭了白灾,天祚帝自顾不暇,那时候的契丹人想要活命只能来燕京。但是与他们的祖先在没发活的时候就纵马南下劫掠不同,已经被打的生活不能自理的契丹人是以难民的身份被汉人收容进来的,他们夫妻就住进了收容所,虽然遭受了一连串‘惨无人道’的改变,可他和妻子两人好歹活了下。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不是?

在延芳淀,阿骨鲁放马养羊,她妻子收集羊绒羊毛,外带做奶制品和纺纱。

几年的安稳生活过去,鲁生和妻子有了新的儿子,一家人已经存下了一笔不错的家底。若稳下心来,那真未尝不能像很多当时的朋友一样在燕京取得一席之地。

然而在延芳淀‘转业’的时候,心中犹豫再三,阿骨鲁还是选择了回到草原。

直到耶律大石‘立国’,阿骨鲁跟着不少契丹遗民选择继续追随耶律氏。挺出人意料的是不是?但那个姓氏那个人在草原上就是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天祚帝是很不是个玩意儿,可耶律大石却被草原上的生民推崇为英雄。

最初他们家也过了一段舒坦日子,虽然是远离故乡万里之外,虽然周遭的黄沙似乎过于多了些,但这儿的牧场真的比老家还要广阔。因为人少啊。

耶律大石的封国就在安西、康居相交之地以南,霍国【阿富汗】以北的地方,大致区域就是后世乌兹别克与土库曼之东部,塔吉克与吉尔吉斯西部,哈萨的东南部,阿富汗的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