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页

更别说他摆平了埃塞俄比亚人。后者虽然是正教中的分裂势力,然再是如此,也信仰的是正教不是?

能让埃塞俄比亚人最终回绝拜占庭人的召唤,回绝一神世界的召唤,这并不是宋清的功劳,而是残酷的现实的功劳。埃塞俄比亚人的迅速复苏,离不开陆齐的支持,他们不可能真的与陆齐亮刀枪。那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挫折!

但埃塞俄比亚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并没有一门心思的杀去埃及,而是掉头南下,向非洲的内陆扩大自己的地盘,这当中就是宋清的功劳了。而借着说和了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的战争,宋清在腐朽的法蒂玛王朝也有了一份影响力,一举而两得,这可就是真正的功劳!

陆谦很重视埃及的,原因只有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苏伊士运河,在短期看,是不可能开发的。但是几十年后呢,一百年、两百年后呢?

陆齐要攻略欧洲,挖通苏伊士运河,乃是必然的选择。

第1042章 最后再浪上一把!

金陵城内,随着陆川等皇子的回归,新一轮的夺位之争立刻就掀起了浪花。

陆豫、陆云的出局,让陆川成为了众矢之的,谁让他在余下诸位皇子中最是年长呢?而陆皇帝对他又甚是喜爱。

如是,明枪暗箭,陷害谗言,就如闹市中的行人,接踵而来。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些都是一个帝王登上至尊宝座的必修课啊。就是陆谦看在眼里都视若不见。

陆齐朝的成年皇子一个个都在朝中任事听政,手下掌着大大小小的实权虚权,与赵宋一朝,皇族远离朝政的规矩全然不同。

这般的制度就决定了陆齐朝的皇位争夺,绝不是只看皇帝的宠爱高低而乾纲独断,更要看这皇子的真本事。被人随便挖个坑掉进去就出不来的人,如何能让人放心呢?

你手下执掌着权利,担负着责任,那对于暗中的敌人来说就有太多的可乘之机了。陆谦就眼睁睁的看着儿子们一个个落进陷阱之中,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磨练。

而觉得争龙夺位风险太大,自己不愿意犯险的人,也可以乖乖去找自己的皇帝老子要个闲职么。表明态度那是最容易不过的了。

就是那自认不是对手,甘拜下风的人,也能乖乖的请封就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