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疯狂说道:“这些人久困弹丸之地,以至于鼠目寸光,不知天下之大,万物之盛,他们自以为无敌的法门,到了这天朝上邦却被弃之如敝履,这等诅咒之法自然有人能解。”
年轻人闻言,刚开始欣喜万分,到后面却不由的情绪低落,因为他想到自己这一行人孤身在外,又怎么能找到所谓的解咒之人。
为今之计,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瞎子身上,以他的学识和本领说不定有什么好的门道,毕竟他也算是修行中人。
于是他一脸希冀的望着瞎眼男子,语气中带着小心地问道:“您可有什么好办法,我们如何在大唐找那解咒之人。”
瞎子沉思良久道:“据我所知,大唐的修行之人,都是隐居在深山之中,很少过问凡俗之事,而且这些人都是喜欢安静之人,并不喜欢旁人打扰他们修行,就是得到他们的消息,若是无人引荐,贸然前去,恐怕会惹高人不喜,反倒留下祸患。”
“我听闻这大唐钦天监乃是得到高人,擅长演算天机,看相算命,我等前去拜访他,求得一条生路。”
青年男子顿时大喜道:“就按你说的办,这位钦天监既然是凡俗之人,相必肯定比那些世外高人好说话,我们这次出来带的财物不少,虽说肯定打动不了高人,但是对于凡俗之人而言亦是巨资。”
“不过,你我若是这般前去,恐怕不被看重,我听说这位大人最近闭关潜修,搞不好见不到这位钦天监的真面目,到时候又该如何。”
瞎子却说道:“这却无妨,我早有计划,势必让这位钦天监前来见我们。”
第二百九十四章 凶案
大唐的夜晚十分的明亮,一轮银色的圆月高高的挂在天上,洒下银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微风袭来吹动着茂密的树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夏日的长安城有些炎热,因此不少人都在外面乘凉赏月,坐看牛郎织女星。
如今的长安百姓已经享受了多年的和平,曾经的战争和鲜血在新一辈人眼里已经是遥远的记忆,而国家的日益强大也使得如今的长安百姓以自己身为唐人为傲,尤其是在前段时间,万国来朝,无数国家的使臣代表他们的国家,献上奇珍异宝,以示臣服,更让长安人的骄傲达到了顶点。
因此所有的长安百姓,在夜晚中惬意的乘凉,说着闲话。
然而钦天监的袁天罡却十分的不惬意,就是看到天上的这轮银月也没能让他的心情好起来。
本来他听从自家叔父的建议,闭门不出,专心修行,岂料陛下一道诏书,让他不得不从静修中醒来,神色匆匆的进了皇宫,他有预感,又有棘手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