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师吩咐有贵客前来,特命弟子在这里等候,烦请贵客随我进去。”那人恭敬的回答了。
蒲阳和秦瑶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是张天师算到了他们要来?还是天师府的人也回来了,然后打电话告诉了他?
他们客气了一下,跟着那人往里面走。那人带着他们前往,进入头门硪石甬道三百余步,通过二门直达大堂。在进头门二十步的甬道间跨路横建石坊一座,上书“仪门”二字。相传文官武将至此停轿下马。
二门距头门一百二十步,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现已修复一新。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共一百六十平方米。较头门矮三尺,红墙绿瓦,脊兽腾飞。中门上端悬直匾一块,上书“敕灵旨”三个金字:前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道高龙虎伏”,下联“德重鬼神钦”。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银闪并列两旁,显得十分威严。
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提举署。
进入二门有一大院,院内合抱樟树十余株,枝叶繁茂,十分葱翠。元至正十一年铸造的九千斤铜钟,曾于一九七九年从太上清宫移放院内(待建钟鼓楼),以供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钍质榈拇笫惨品旁诠耪林隆14怨┛季俊?
在二门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据传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师法旨所建。名:一日“丹井”,二日“灵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内二门两厢设有品茶亭和小卖部,游客至此可品上龙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龙虎山土特产。
大堂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后靠私第院门,面阔五间,约三百平方米,较头门矮二尺,比二门高一尺,三面红墙,门前建有“塞身亭”,堂后门直通三省堂,中厅正上方横悬康熙十七年“御书碧城”匾和乾隆七年御赐“教演宗传”匾各一块。堂内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笔、兵器、御赐半副銮驾,以及麒麟图祖天师像等,颇有公堂神威之感。
那个带着他们走的人,像个导游一样,一路上恭敬的向他们介绍了一下沿途所见。然后引领他们前往目的地——天师私第。
第八百六十二章 天师之论
路过中厅的时候,蒲阳不由得似笑非笑的看了秦瑶一眼,因为这里也称为“狐仙堂”,相传是天师祀奉“狐仙”之所。
堂内设有供桌、神台,常明灯等供品器具,黄色绸布绣着两条龙和“大显威灵”的字样。建筑结构,前与前厅用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后与后厅天井厢房连缀。前门额上书“道自清虚”四个金光大字,东西二门分“紫气”、“金光”,各有额书。
“怎么样?发现天师府都有狐仙堂,是不是觉得特高大上了?不会觉得紧张了吧?”
蒲阳传音给秦瑶,调侃了一句。
刚才进来天师府,小白是无所畏惧,不知道紧张。而断羽向来生活在昆仑仙境,对于这样的环境,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秦瑶更细心,考虑的也更多。她们就算是妖仙了,同样还是妖族,来到这道门圣地,压力还是很大的,也担心会无意中触犯什么禁忌。
现在看到狐仙堂,她也是有点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