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页

大夏纪[校对版] 博耀 986 字 2022-10-23

以一敌二,仅仅交手一招,方云就已经全面占据上风。

两个天竺高僧,一攻一防,配合也是十分默契,但无论攻防,都比方云弱了一筹。

听到鸠摩什大声怒吼,方云反而笑了:“来啊,谁怕谁,你们两个,再吃我一记大日真炎。”

第七一三章 大伽罗心咒

民国时期,华夏学者关于悟空的出身,曾经有过一番争论,焦点就在于孙悟空和印度神猴哈奴曼的关系。

当时,华夏学者分成两派,一派以为,《西游记》内的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另一派自然认为孙悟空乃是本土产物,跟哈奴曼完全没有关系。

两派争论不休。

之所以会产生争论的根本原因,就是孙悟空和哈奴曼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哈奴曼腾于空中,其面容和身躯可随意变化,能移山倒海。又说,哈奴曼面如红宝石,毛色金黄,身躯高大,尾奇长,吼声如雷,力大无比,可移动山岳,可捕捉行云。

这些形象,都跟华夏的悟空十分类似。

而且,哈奴曼出现的时间,比孙悟空的年代更要靠前一些。

恰恰,《西游记》记载的又是西天取经的故事,这让人很容易就把孙悟空和哈奴曼联系起来。

学者一番辩论之后,最终,孙悟空乃本土神系的理论占据到了上风,逐渐成为主流。

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其一,哪怕是在印度,哈奴曼依然不属佛教神系。

这个原因,也是方云心中揣测的,孔雀公主和鸠摩师兄弟可能有竞争的主要依据。

认为孙悟空跟哈奴曼没关系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则是两者的性格差异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