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申城初行(一)

逆袭1987 都满弘 1144 字 2022-10-23

八十年代末期,铁路售票系统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和互联网,除了始发站或预留车厢的大站外,类似佰城站这种中途站点都买不到有座号硬座票。

至于卧铺票那更是紧俏,除了找黄牛高价购买外别无他法。若想靠自己排队从售票窗口买到,纯粹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火车站为单层结构,进门右转是唯一一个候车大厅,东去西来所有的车次均要在此候车检票。大厅里摆设了几排斑驳陆离的木制绿色长椅,尽管是午夜时分,放眼望去满满当当全是人。

佰城站虽然是中途站点,但却是辐射周边区县的唯一火车站。周边地区的百姓要想去往省城,或者申城、首都等大城市,来这里转乘火车是最近的选择,因此车站里常常人满为患,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尽管晚上的气温不是太高,但封闭的大厅里人员太多,不怎么流动的空气中充塞着旱烟、脚臭和汗臭等难闻的味道,让人嗅在鼻中不免有些头晕脑胀。

耿文扬挤到检票栅栏处,靠在栅栏上等待着检票。这次出行他背了一个黑色双肩背包,里面是一个杯子、几本书和一万多元的国库券,外加那根日常用来防身的花纹短铁棍。

书包里的国库券用数层白纸紧紧包裹,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一捆普通的书籍。本着财不外露的原则,出门在外,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铁栅栏上一共有四个检票口,分别挂有标明待检车次字样的小黑板。栅栏内的角落处,两个车站工作人员懒洋洋靠在座位上打着盹,脸上满不在乎的表情跟栅栏外候车旅客的焦急心情相比俨然是冰火两重天。

耐心等到十二点十分,检票员们总算过来打开了栅栏门,一边喝斥着蜂拥而至的旅客,一边手里拿着检票钳开始一一检票进站。

耿文扬顾不上斯文,凭着蛮力抢在前三位挤过了检票口,小跑着急急穿过地下通道,气喘吁吁赶到了列车停靠的二号站台。

虽然是特快列车,但依然是八十年代最常见的绿皮车厢。下车的乘客正从车门陆续往外涌出,耿文扬机智地找寻了一节已经下完乘客的车厢一头冲了进去。趁着大部队还没有上车的空当,他争抢到了一个靠窗的空座。

如果抢不到座位,他就得在火车上硬硬站上十一二个小时。要是在白天,站上十一二个小时还能勉强接受。但在晚上,尤其是下半夜,站这么长时间却不能睡觉,着实受罪的很。

尽管抢到了座位,耿文扬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八十年代末的火车尤其是夜间运行的列车,鱼龙混杂并不太平,坑蒙拐骗偷抢盗窃等恶劣事件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