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旧观当中,便见一个年轻道士,面容俊朗,清逸脱俗,他负手而立,面上含笑,似乎等候多时。
“猎妖府红衣斩妖吏杨文离,见过道长。”
杨文离当先上前,眼神复杂,面带歉然,低声道:“前次在金阳县衙,晚辈有眼无珠,不识真人当前,还望道长恕罪。”
宝寿道长笑着说道:“道友说笑了,当日你一番好意,贫道怎会不知?只是今日你到此造访,又带领这三位道友,可是有事来访?”
杨文离神色异样,旁边三名红衣斩妖吏也都心中微凛。
刹那之间,道观之内,气氛似乎凝滞了三分。
“道长……”
那赵姓男子,上前恭敬施礼,道:“在下猎妖府红衣斩妖吏赵寻,今次到此,主要是请道长,为我等指点迷津。”
宝寿道长神色微动,看向此人。
从一开始,他就觉得四人之中,以此人为首。
四人都是红衣斩妖吏,而杨文离修为最高,但偏偏地位最高的,却是这个赵寻。
他扫了一眼,看见此人腰间的令牌,当即明白过来。
此人是大夏王朝一手栽培出来的修行者,如今被调任猎妖府,担任红衣斩妖吏。
而杨文离虽是猎妖府斩妖吏,但他本身是玉龙仙宗的外门长老!
同是猎妖府的红衣斩妖吏,但毕竟亲疏有别,地位高低自有不同。
“不知何事,贫道这乡野之士,如何指点迷津?”
“道长太过自谦了,您一剑斩天,震撼人心,我等敬佩不已。”赵寻感叹道:“高人隐于世,我猎妖府竟然不知丰源山上,有您这一位真人,是我等太过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