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心怀黎民苍生,实乃大唐之幸啊!”
“陛下获得土豆,这正是上天感昭陛下仁德,垂怜我大唐,降此祥瑞之兆啊!”
拍完马屁紧跟着就是一群人山呼“万岁”了起来,这可把李二给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除夕家宴也别开了,上一次是张亮加班去,这一次是一众大佬们一起加班了,毕竟土豆是新作物,在哪里试种,怎么试种,种多少,如何保密不让种子外流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
李二那边带着一种朝堂大佬们就走了,去了太极殿,顺带把李毅衣领子一拎,也给带走了,不说了,通宵开会去!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详的闭上眼睛
李毅不是第一次参加大佬们开会了,这是第二次。
上一次参加大佬们开会的时候,当时是自己从汉中抗洪回来,然后被拉来太极殿描述情况,还有传授沙袋抗洪的方法,当时太极殿上的大佬们并不多,也就那么几个,但是这一次可就不一样了,基本上朝堂之上有头有脸的文武名臣们都在,不说都是未来凌烟阁重臣,也都是史书上留下名字的,至于大部分的宗亲们,则各自回去麟德殿继续参加家宴了,李二要忙着国家大事了,但是按照传统除夕家宴还是要进行的。
那边在太极殿上的开会那真是又臭又长,不管什么年代开会都一样,表面功夫少不了的,唐初虽然党政站队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土豆这东西作为新作物,如果负责试点的成功了,那绝对大功一件,实际上基本都能成功,种东西谁特么不会啊,李毅这个十二岁皇子都种了四波了。
所以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摆在面前的大蛋糕大家怎么分的问题了。也正因为如此,由谁来领头负责,在什么地方负责,那些道府能够参加,当地的土地肥力行不行,蝗灾洪灾多不多,军事力量能否保证土豆不外泄,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摆到台面上来讨论的,李毅啥也不懂,给李二提着来参加会议,更多是作为必要时候的技术层面的参考,毕竟整个大唐,种过土豆,收获过土豆的,就只有李毅这一个人而已。
李毅偶尔说说土豆的种植方法,偶尔提醒一下最好不要大面积种植,要先试点几年看看是否会大面积萎缩退种等等,其他时间就是听着大佬们发挥了,李毅不是很懂政治,自己又给李承乾带着装了一个大逼,这时候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最好就是当一个小透明那是最好了,大佬们说话又有文采,又好听,一个个梗着脖子脸红脖子粗的口水四溅,李二在那边坐镇也是不慌,听听这个人意见,听听那个人意见,时间就一点点过去了。
最后还是大致的确定下来土豆就在关中地区,找个肥沃的土地进行试种,周边都要府兵把守等等。
一通会议开下来,都还没开完,那边大朝会就要开始了,大佬们讨论了一晚上,肚子自然都是饿的,李二也很体贴大家,让珍馐署那边给上了糕点甜品,大家将就吃一吃,然后就去大朝会去吧。
李二退到后殿去换衣服去了,让太子李承乾去把东宫所有的土豆都给带过来,李二走了,李承乾走了,反倒是李毅一个人和大佬们一起在太极殿里,看上去格格不入的,一些喊不上名字的官员上来和李毅寒暄几句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更多的却还是对李毅敬而远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毅现在所处的位置有点特殊了。
这两年,李毅在李二面前的表现实在太过于抢眼,甚至于都超过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了,太子李承乾虽然在家宴上和李毅一副好兄弟的样子,但谁知道是不是表面兄弟啊,谁知道是不是太子李承乾有意如此,将李毅捧得高高的,再借着土豆一事直接摔死捧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