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那边一听,这情况就说明皇帝服软了,有戏了,也就各自搀扶着起来了,对着太极殿的方向喊一嗓子皇恩浩荡,心里面当然是一句“妈卖批,让老子跪这么久,以后抓着机会喷死你个瘪犊子!”,然后各自就回家去了。
这边朝廷大臣们都回家去了,那边一直暗中观察情况的李毅也终于是消了一口气了,好在最后没发生什么大事,这事情算是暂时稳下来了。
之后几天就是朝臣们跟着皇帝较劲的时候了,一方面是皇帝希望给予周王更多的赏赐,最好是留在长安城,另一方面是朝臣们的意见,周王殿下留在长安城肯定不可以,赏赐方面我们可以商量。
经过好些天的商量和较劲,终于还是在七月末的时候商量出了结果来了。
李毅这边被允许可以随时返回长安,近处皇宫内院,无需通报,不过八月十五成亲之后,就要去洛阳封地赴任去。
另外,周王李毅进献玉米有功,赏赐黄金万两,绫罗绸缎无算,珍玩珠宝无算,食邑再加五千户!封,河南道大都督一职!洛阳封地,永世承袭!
好家伙,不仅是洛阳行政长官,这下子一口气又成了河南道军事长官了,名义上,整个河南道的军事都是李毅管得了!他一口气成了河南道的最高军事长官了!
当然了因为府兵制度的存在,李毅想要真正把控河南道的军事还是不太可能的,最最让李毅惊讶的是这个洛阳封地,永世承袭,这个就很厉害了。
世袭制度在唐初的时候就根本不存在,李渊建立大唐没多久,就废除了世袭封地,就连皇子们都没有世袭的领地,而到了李世民,李世民因为太过于宠爱臣子和宗亲们,给大家封了一大堆领地,还都是世袭的。
这哪行啊?你李世民活着的时候还好说,但是你死了以后呢,不是给下一任皇帝留下来一大堆的烂摊子吗?汉朝时候,文景两帝为了削藩,那真是绞尽了脑汁,还闹出了著名的七王之乱,到了汉武帝时候,为了进一步削藩,还提出了《推恩令》,好不容易到了大唐了,世袭制度给彻底打死了,你李二脑袋瓜子犯愁了,又来世袭罔替了?
魏征为首的一众重臣自然是不乐意的,当即就一起出来怼李二了,历史上贞观年间著名的马周,也就是因为这次群臣提议废除世袭罔替而出名的。
好家伙,好不容易干掉了世袭罔替了,你李二现在有开始在周王头上开先河了,还是东都洛阳,给周王殿下当作永世封地啊!
不过没办法,李二已经让步了,作为群臣这边,就算是魏征也不得不让步,先让周王离开长安,之后洛阳封地的事情,我们再慢慢怼。
李毅听到这个也是脑壳子发麻,以为自己去了洛阳就万事大吉了,现在给自己一个世袭封地,这下子麻烦大了,御史台能不干死自己啊?
完蛋了完蛋了!这下子真的要斗智斗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