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当然了,完全不挣钱是不可能的,好在李毅之前就已经做过铺垫了——专利权!

这个水泥虽然说是古代先贤弄出来的,但是毕竟是自己还原创造的,所以说,这个水泥的技术,是要当作专利卖给朝廷的。

至于卖多少钱,李毅并不在乎,李毅要的只是分成股份就行了,况且卖水泥专利,只是再一次的做一个姿态出来,告诉热爱发明的大唐有识之士们,你们的发明创造不是默默无名,不是毫无利益可言的。

李毅的这个要求,在带来水泥的时候就和李二提过了,李二当然是没有什么意见,实际上专利权这东西在长安城试点两年了,总体效果还是可以的,虽然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可能大部分都不是很有用,但是有些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了,蓄热室的工艺还未完全控制,烧制水泥虽然没问题,但是难保不会有什么意外,李毅也没有隐瞒,就提出来了再给些日子,待烧纸水泥的窑子完全技术成熟之后,再交给将作监,来大规模生产水泥。

至于具体怎么生产,水泥先期用在什么地方,生产多少等等,这些都是大臣们和李二之间需要讨论的事情了,就和李毅没多大关系了。

李毅所需要做的也就是教会将作监的人怎么烧纸水泥,然后确保生产安全措施等等了。

一切讨论完毕,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更半夜了,长安城内依旧热闹非凡,民众们观赏花灯,欢度上元节。大佬们谈论到现在也都没吃饭,李二那边就干脆留下大臣们一起吃饭了,李毅自然也跟随作陪。

酒足饭饱,一个个的结伴朝着宫门外走,互相打了招呼就各回各家了,只不过路上走着走着,有些大臣就觉得奇怪了,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东西啊?

对啊!没有提赏赐周王殿下的事情啊!周王殿下这次献上水泥,没道理不赏赐的啊?陛下向来赏罚分明的啊!

有人就想了,估摸功劳太大,不知道赏什么好吧?

实际上,李二也确实不知道该赏赐些什么比较合适了,官职?爵位?还能怎么封哦,难不成封太子啊?钱财?自己这个崽看上去好像也不太需要的样子,而且光赏赐钱财,总觉得不太像样啊,别人说起来说自己抠门呢。

那怎么办?老规矩啊,问李毅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自然是在大臣们被召进皇宫的时候就提出来了,李毅那边早就有计划了,这边李二问了,李毅那边就提出自己的要求了:

“儿臣身为父皇的儿子,是大唐的皇子,理应为大唐的繁荣鞠躬尽瘁,本不想乞求赏赐,但是这次儿臣也确实有个不情之请。无论是曲辕犁也好,油墨印刷机也好,还是这次的水泥,其实儿臣出力并不多,多是些为了大唐而日夜辛劳付出的工匠们的功劳,儿臣虽然平日里未有薄待他们,但却总觉得还不够褒奖他们,若是父皇真的要褒奖的话,还请褒奖那些工匠们吧!”

李二一听是这个道理,那些工匠们确实该赏赐,那就赏他们金银财宝,进官将作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