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李二等着李毅和李泰看完了,就开始问询他们两个人的意见了,很显然是存在着考校两人的目的,李毅一听,那更是头皮发麻,你这李二啊,考这些东西干什么哦,让自己和李泰对皇位有所期待?
果然,那边魏王李泰就拱手开始大谈特谈起来了,对待蛮夷不都是那几个套路吗,自然是恩威并施了,仁义教化什么的,当然了,魏王李泰也不是草包,他也详细分析了一波这次薛延陀应该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并非是真的要扣边,很可能是想要试探一下大唐的动静和态度而已,当然了,也不能听之任之,不予理会,不然刚刚扶持起来的东突厥肯定要被薛延陀给吃掉的。
李泰的建议具体来说就是,第一,安排使者斥责薛延陀,命令薛延陀即刻返回领土,第二就是增兵凉州,集结府兵训练,做出一副备战的姿态来。薛延陀看到之后,定然不敢有下一步的动作的,肯定会撤军的。
李泰说完了,那边李二点了点头,看来很满意,随后看向了李毅,毅儿,你怎么看?
李毅心里就嘀咕了,我怎么看?要我看,就一巴掌摁死!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李承乾的热情
虽然李毅的内心宛如戒赌吧修车老哥一般的暴躁,但是话还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李二虽然军事上吊打一切,但是在贞观年间,处理民族关系上,李二确实是出了名的仁义著称,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李二就曾经说过:“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贞观元年(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之后还有“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等这些言论。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李二的这种想法,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所以说李毅的一巴掌摁死薛延陀的想法还是不能说的,主要是因为薛延陀虽然有点调皮,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顺从大唐的,他的调皮也多半是针对阿史那的东突厥部落的。
不过李毅作为皇子肯定还是要注意点言行,太暴躁的话,会被批判的。
再说了,这种事情李毅也没打算去强出头,李泰抓着一切机会都想出头,在李二面前表现一下,那是因为李泰内心深处还是想着夺嫡的可能性的,可能李泰自己都没有何种自觉性。
李毅那边就基本上重复了一下李泰的意思,如果说李泰说的叫秀的话,李毅又重复了一边,不仅不秀,还显得有点涝。
李二那边点了点头,对李泰和李毅两人说的话,看上去表现的相当的赞同的样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堂上的大佬们也都到了太极殿门口了,当然还有跟着一起来的太子李承乾。
一众大臣们还有太子李承乾看到周王殿下也在太极殿内,也是表现的颇为惊讶,纷纷向李毅表达了自己的祝福,那边李承乾干脆的直接走过去给李毅抱住了,然后还拍了拍李毅的肩膀,如果是平常的兄弟的话,李毅绝对会为了此时此刻兄弟情深而深深感动,但是考虑到李承乾的基佬身份,李毅那真的是浑身的鸡皮疙瘩啊。
现在自然不可能将之前说的话再重复一遍了,毕竟还有政务要商讨,大臣们也都明白,李二是不可能因为李毅脱险回来长安就召集群臣的,那也太任性了一点,所以肯定是有什么军政要事,莫非是周王殿下又发现了农作物,或者发明出来什么牛叉的东西了?一众大佬们是如此猜测着的。
接下来就是属于大佬们的时间了,对于薛延陀的处理方式,自然有大佬们来讨论,李毅那边就自觉的当了一个小透明,李泰倒是很踊跃的参与到讨论之中,每每有出彩的言论,一些大臣们都会出来拍一波李泰的马屁,太子李承乾相比较起李泰来说,就显得稍微有些笨拙,对于此事的处理不如李泰来的那么见解独到,正因如此,李承乾有些时候反倒显得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