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别驾说这话,一脸便秘的表情,大有一种无法说下去,恨不能自挂东南之的趋势。
“哎,别驾快别自责了,你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我洛阳大门又是天天敞开,这些贼子又不是走到哪里都大喊自己是贼人,别驾你没及时发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吗。”李毅那边出言安慰了一下洛阳别驾,洛阳别驾还在自己惭愧不已。
没多久付二就快步的从外面走进来了,李毅一见到付二进来,就坐直了身体,那边付二过来抱拳行礼就说了:
“殿下,歹人已经全数抓获,连带着他们口中的特使也被我们擒拿了,从他们身上没搜出什么能当作证据的东西,不过殿下放心,我们连夜审问,总会问出些线索来的。”
李毅点了点头,那边付二继续说道:
“另外,殿下,我们还搜到了十来个人,有老有小,看上去好像就是他们口中的墨者了,只是那些人都沉默不愿跟我们说话,一副要杀要刮悉听自便的样子,殿下,如何是好?”
李毅听到付二这么说,倒是有点出乎意料之外了,之前虽然就知道这帮子人除了盯上李毅手上的黑火药之外,也盯上了一帮墨者,这些不知道哪国或者那个组织来的细作,倒是意料之外的对科学工艺很感兴趣,竟然还知道要去抓古代科学家墨者了。
按理来说,自己这边算是救了这帮墨者救命恩人了,只不过在这帮墨者们眼中看来,却应该不是如此了,毕竟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墨家就一直不受代价,一方面是他们主张的“非攻”思想,对于战国诸侯来说,就跟坐以待毙慢性自杀没啥区别,另外一点就是墨家有相当严谨的组织架构,以首领钜子为最高领袖,一层层的往下宛若一个庞大的机器。
《公输篇》记载墨子为止楚攻宋,派禽滑釐等三百人,持墨子守圉之器,在宋城以待楚寇。没有严密的组织,在先秦的时代,一下组织三百个弟子参与守御的任务,是不可想象的。如此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春秋战国的君王们要是待见你,那可就真的有鬼了。
不仅不接受,秦朝之后,还大家迫害墨家,墨家就从此逐渐寝寂了,一直有很少的人在做墨子的研究,但是直到清朝中期墨学的中兴才重新开始研究了。
所以说李毅觉得很奇妙,自己不仅遇到了韩铁牛这个算半个墨者的人,今天还遇到了十几个墨者,乖乖,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捡到宝了。
为啥李毅看重墨家?主要是因为脑袋里抓着一千多年之后的现代科学,再回过头来看看墨家这帮子人,特别是墨子那真的就跟看穿越者一样的感觉。
墨子所发现的小孔成像,编纂成《墨经》的几何学说,比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要早,其涵盖的内容也要丰富得多。
墨子还提出过极限理论,春秋时,有个叫尸佼的人这样定义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几百年后,墨子这位雄心勃勃的科学启蒙者,企图用更系统更严密的语言来描述他所观察的宇宙,于是一部奇异的著作《墨经》流传于世。
《墨经》分《经上》、《经下》、《经上说》、《经下说》四篇。《经上》大都是原理、定义、界说;《经下》则建立论题并论证;《经说》则是对《经》的解释与阐述。希腊人芝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英雄。奔跑中的阿基里斯永远也无法超过在他前面慢慢爬行的乌龟。因为他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那一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中国先秦也有类似的悖论,如庄子为了证明他的虚无主义,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墨子化解了这一千古疑难。他设想有一条线ab,从a端向b端前进,进到全长一半c,则斫去,剩余cb是全长的一半。再如前法取cb一半,剩为全长四分之一。如此取至无穷多次,最后必将到达线的最前端b。这正是数学上的极限逼近原理。直到1655年英国的瓦里斯出版《无穷算术》,才有“极限”概念的正确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