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眼前的慕容伏顺越发的恭谦了起来。

李毅手底下的人见到吐谷浑的王对自己家周王殿下如此恭谦,卑躬屈膝的模样,也感觉到脸上有光,而这些尊重和礼遇,自然都是大唐人靠着血与火,一刀一剑的拼出来的,从来没有平白无故的尊重,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

实力不强,等待的只有屈辱,一句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

不过眼下也算不上外交了,毕竟吐谷浑已经是大唐的番邦,留不留也就是李二一句话的事情,而慕容伏顺对于李毅如此恭谦的原因也非常的好理解,李毅的大明如果说之前只是在长安和洛阳显赫的话,那么自从去年李毅数百人不到千人击败吐蕃八千人大军的那一场虎头山之战以后,李毅的名声就已经名震西南了,大唐人心目中自然是不必说了,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们,也对于周王这位少年英雄很是钦佩,大唐也好,周边也好,一个个的都是尚武成风的,最喜欢的就是李毅这种少年英雄的故事了,你说能不名声大噪吗。

李毅跟着慕容伏顺一阵寒暄之后,两人就朝着罗川城走去了,沿途的吐浑人对着李毅和慕容伏顺跪了一地,只有那些唐人们还站着,见到李毅过来了,一个个的都交头接耳,很是大声的笑着对左右夸赞:

“看见没,那是咱大唐最英武的王爷,周王殿下!”

“啧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周王殿下呢,果然如同传说中那般英雄神武啊!”

沿途一片赞叹之声自然是不必说了,不过吐浑人的表情就算不上多高兴了,毕竟有人欢喜有人忧,吐浑人才刚经历了接连两次的巨大的动荡,要是能高兴起来那就有鬼了。

李毅未曾在街道上多做停留,很快跟随着慕容伏顺就进了官署。

罗川的建筑大多是仿照大唐来建造的,五胡乱华时期,大部分的胡族实际上都在学习中原人的文化知识和风格,鲜卑作为汉化最为彻底的一个民族,慕容虽然早在汉化之前就分割出来,但是也很大程度上的接受中原文化,毕竟想要变强,接受中原文化是必须的一个过程,这个年代,在亚洲,不,应该说是在世界范畴上,华夏文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最先进的,这可不是吹牛皮的。

进了官署,慕容伏顺热情的就将李毅带入了酒宴的大厅之后,安排了李毅和王妃武媚娘坐上主位两个位子之后,慕容伏顺恭恭敬敬的到了右手边去陪坐了,而在李毅左侧边上的则是王玄策了。

至于公孙姐妹,因为并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不方便入席,而且她两也不习惯这样的场面,于是就安排人送她们回房间去休息去了。

很快就上来美味佳肴了,清一色的烧烤,羊奶,叫不上名字的一点都不甜的糕点,还有度数不是很高,口感也颇为糟糕的酒水,对于吃惯了锦衣玉食的李毅来说,除了烧烤还行之外,其他的实在是不怎么好吃,结果盘子里全是烤羊排,烤羊腿了。

李毅跟慕容伏顺没多少话题可聊,毕竟本身就不熟,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高原上现在是冬季,更不存在什么盛大的节日,这会子要么窝在帐篷要么窝在屋子里,谁没事干出来过节啊,高原不比其他地方,夏天都会降霜,冬天就更不用说了,寒风彻骨了解一下。

高原上的节日大多数都在夏季进行,李毅这次来倒是没赶上趟了,也不存在发生点什么参加套马的汉子大赛一鸣惊人,抱得狂野异族女人,爽快一晚,七月之后喜得一子这样子喜闻乐见的事情了,不过女人方面慕容伏顺还是准备了的,拍拍手就上来了几个蒙着面纱哦,身材窈窕,如若无故的女人过来扭腰提臀,跟着边上奏乐的节奏跳着颇具诱惑的舞蹈了,胡姬的舞蹈就算在大唐也是很受欢迎的,更何况吐谷浑这里原汁原味的胡舞,那真的是相当的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