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而当周王殿下即将返回长安的时候,先一步回来长安的侯君集已经被捉拿下狱了,侯君集在攻破高昌之后,夺取宝物,弑杀高昌王族百姓,还平白将众多百姓充为奴籍,这些事情西域诸国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对于大唐的声望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大唐的军队在侯君集的表率作用下,也开始在高昌国肆意抢劫财务,大唐向来是仁义之师,礼仪之邦,这会却如同蛮夷一般的行径,证据确凿,而且侯君集的营帐也确实搜出来了高昌的国宝,侯君集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李二就算是心里爱惜侯君集的将才,也不得不将他打入大牢,留后再审了。

朝堂之上的御史们,那是携手相庆啊!一个个的心里都再想着,侯君集这个任意妄为,蔑视皇权,目无法纪的家伙终于给我们拿下来了,接下来就到了周王李毅了!已经有消息了,周王这个不倒翁,已经到了兴元府了,马上就要回长安城了,虽然陛下只是下旨催促周王李毅去宗正寺,不过御史们很有信心,他们的目标就是把周王李毅从宗正寺捞出来,然后再扔到刑部去,皇家宗族子弟只要被扔到刑部,那事情就不会小了!

嘿嘿,好你个周王殿下,这会子总算是给我们抓到小辫子了,等着去刑部,一天五十更……不对,去刑部好好的忏悔你的罪过吧!

可能这时候有人说了,你这御史台怎么天天就怼着人乱喷呢,周王殿下不过是收了别人一点钱,在松州招募百姓做工,可能应聘的人多了点,五百人而已,怎么就可以诬陷周王殿下是图谋造反呢?

这真的不能说御史台是弱智,也不能说御史台吃饱了撑的,实际上大唐的御史台尤其是贞观年间的御史台,在魏征大佬的带领下,那算得上是历史上稍有的清明能干的御史台了。

毕竟大家要清楚,御史台是干嘛的,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其职责就是风闻奏事,什么叫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

你御史台就是要胆子大,想象力更要丰富,谁都敢告,谁都敢咬!宁杀错不放过!

就这么说吧,一名御史,就算是在大街上听到某个小孩子说周王殿下可能要造反,都有权利也有义务立马上书弹劾周王李毅图谋造反!

更何况你周王殿下收了番邦的钱,是勾结番邦的可能吧?又在松州招募工人,是第一天就五百人去吧?

那就完事了,先告你一个图谋造反再说!

第七百零一章 御史们已经疯了

李毅被人怼了,要去宗正寺接受调查,这事情只有李毅,公孙姐妹,裴良俊还有武媚娘知道,至于通行的其他的人,如吐蕃那些留学生,桑巴卓公主还有禄东赞,甚至连王玄策都不知道。

毕竟李毅没理由去到处宣扬这件事情吗,自己只要抓紧赶路回去长安,将这事结束,然后把吐蕃安排好,后续其他事情都给安排好就可以回去洛阳安心翘腿当个摸鱼王爷了。

兴元府通往长安的道路,已经比起巴蜀的道路要好走的多了,李毅他们也走过蜀道,上过高原,这一路下来现在走着阳关道,那简直就是如履平地,熟练至极了。

才十天不到的工夫,李毅就已经到了长安城的近郊了,一路上见到一些田地里劳作的百姓,还有从养殖场里放出来在田里吃虫子鸡鸭,伸着脖子好奇望向这边的老百姓,还有不远处往来的人群,高耸的城墙,李毅这几日因为又被人怼的阴霾也算是彻底的消散一空了。

长安长安,我可算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