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页

不过李绩被人命提拔为了兵部尚书,填补侯君集落马之后的空缺,所以目前雁门关就换成了李袭誉来暂守了,至于李绩,则前往了朔州准备离开的事情了,李毅一听李绩去了朔州心里就有底了,这哪里是要调任回去长安城啊,这根本就是李二用的障眼法吗,假装把李绩调走,让薛延陀放松警惕,根本就是想找机会教训一下薛延陀了啊!

一听李绩也去了朔州,李毅心里面就有些安稳了,这下子就好办了,自己来朔州最怕的就是莫名其妙的又那军功了,但是李绩在就不一样了啊!薛延陀如果出兵东突厥,李绩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两方打起来,以李绩的能耐,还不是把薛延陀当娃娃一样吊着打啊,自己到时候只要镇守朔州就完事了,时候论功行赏起来,李毅就不相信了,谁还能把自己排首功不成?

我特么朔州城我都不踏出一步!说到做到!这要还能给军功缠身,那真是没天理了!

李袭誉那边热情洋溢的招待了李毅,李毅当然也不客气,就随着李袭誉到了官署暂做休息了,武媚娘她们责备安排去了干净的房间去了。从雁门关出发前往朔州已经非常近了,按照李毅他们队伍的脚程,两天就能到,李毅一个人快马加鞭的话大半天就够了,所以到了朔州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只不过李毅以为自己能稍微休息休息的时候,这边屁股头还没坐热,跟李袭誉还没说上话呢,外面就突然来了一个官吏了,说是有要事禀报!

第八百一十一章 老百姓的求助

既然有人汇报出事了,那李袭誉肯定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安稳坐在屋子里跟李毅闲聊了,赶紧就拉着那个官吏问了:出了什么事?赶紧说?

李毅也是心下一紧,我特么不会这么倒霉吧,刚到雁门关就遇到游牧扣关的事情?不过不可能啊,大唐现在的边境线应该在雁门关往北推进了百里远了吧,不可能长城一点烽火都没有,直接就打到雁门关来的啊?

也确实不是别人打到雁门关来了,在贞观年间,你胡人想打到雁门关?这么魔幻的事件梦里想想也就完事了,大唐军队年年出征,不打你你就被窝里偷笑吧,还敢打雁门关?

那官吏就说明了一下具体情况了,是雁门关外朔州的老百姓来求助来的!善阳别驾已经知晓此事,只不过好像遇到点困难,解决不了,所以来雁门关请援来了。原来是朔州一个叫马营县的地方,最近山中有巨大的滚石落下,把山上留下来的灌溉日常吃喝用的水源给堵死了,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连庄稼收成都大为影响。马营县的县令们带着老百姓们一同去想疏通水源,但是落下的那些碎石导致山间路况复杂,再加上石头太大,根本无法移动,凿石吧,那工程量大的简直无法想象,而且山路崎岖,施工环境恶劣,大规模凿石根本无法展开啊。

不过马营县为了自救还是凿石了,后来发现石头太特么赢了,硬生生凿断了不少的工具,都没半点效果的,照这样子看,到来年开春都不一定能弄完,今年收成已欠佳了,要是弄不好,明年开春,他们要跑十几里的地去打水来灌田,那样子根本就没办法种庄稼了啊,明年饿死不成啊?

没办法了,县令把这事情往善阳别驾那边汇报了一下,善阳别驾一听还有这事情,就去现场考察了一下了,不过看了一下善阳别驾也没办法,只好来求助驻军了,因为雁门关离得马营县最近,所以来雁门关找李袭誉帮忙,看下驻军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堵住水源的那些个巨石给弄开。

朔州以善阳为首府,下下数个县城,若是县令搞不定的事情自然就要请奏首府别驾,不过现在看来,善阳别驾都搞不定了。

李袭誉一听是有民情,再一看边上还站着一个周王殿下,李袭誉稍微那么一想,就对着李毅拱拱手了:既然是朔州的民众们来求助,那我们自然不能坐视不理的,周王殿下既然您恰好在雁门关,按就和末将一起去看看情况吧!

李毅一看李袭誉这个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这家伙肯定是想拍我马屁,把这个解决民情的功劳找机会想推我头上,给我涨功勋?不可能的!我李毅是那么轻易上当出风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