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危机四伏的夺嫡之争被消弭与成型之际,自然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啊。

毕竟想着安安稳稳的当官的人还是大多数的,谁没事希望朝野动荡啊,富贵险中求你得有那个命啊!更何况,李承乾身为嫡长子,叔叔是长孙无忌,母亲是长孙皇后,长孙一家权势滔天,长孙无忌位极人臣,群臣之首不说,还极得李二陛下的信任,太子李承乾自然是从一开始就被大部分人看好的啊,也是最稳的一位皇子,虽然后来出了称心的事情,但是李二陛下不是立马就决定让魏征大佬去当李承乾的老师,以此来稳住舆论吗?

魏征大佬当了李承乾的老师,当时李二陛下传达出来的意思就是很明显了,那就是不会因为此事换储君的,要知道当时整个御史台都在怼李承乾啊,毕竟除了如此道德败坏之事,官员们就差直接来人提出来换储了。

但是最近,从周王殿下薛延陀大胜之后,情况又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了,先是传出了太子李承乾手下的人手被百骑司抓走,后来功劳簿上又没有周王殿下的名字!

当然有人说:这可能是李二陛下担心周王殿下的功劳太大了,会危及到太子殿下的位置,为了遏制周王殿下,所以才没有计到功劳簿上去的,毕竟都已经赏无可赏了啊!李二和周王殿下乃是父与子,不在明面上奖赏,用其他的方式来补偿周王殿下,也是有可能的吗!

御史台那边是职责所在,所以打算来怼李二,很多人也不过是为了谋求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名声,可以说是沽名钓誉之辈而已。而御史台那边的人呢,也很快被压了下来,似乎也正好佐证了周王殿下功劳太大,李二陛下忌惮他影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这一个观点了。

只不过今天许敬宗站出来,提出了要为周王殿下请功,这事情就很微妙了,要知道许敬宗是什么人啊?从隋朝开始就在做官,那是官场上的老油子,到目前为止,就没听说过许敬宗犯过什么大错,或者办错了什么事,虽然一直都是给事中,但也绝对算得上是李二身边比较信任的人,职务和岑文本岑侍郎差不多,为李二陛下编撰文案,汇编国史,许敬宗突然之间站出来请功,不少人就明白了:

这是李二的意思啊!

许敬宗这边请功说了,大部分人恍然大悟,小部分人依然懵懵懂懂,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警觉了起来,其中自然是包括李毅的。

李毅不是傻子,李二陛下若是今夜不提自己战功的事情,说明自己找李二去说了一宿的话,坦白了诺真水湖畔一战自己不过是打酱油没有什么功劳的努力成功了,但是当许敬宗站出来请功之后,李毅就知道肯定是李二另有打算了!

魏征也站了起来了,李毅看到魏征站起来,心里很慌,魏征现在是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也是曾经极力维护嫡长子继位的一位大佬,倒不是说魏征大佬和李毅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于说,在李毅这么多年以来,魏征大佬在官场上庇护,给李毅的提点和培养,那也都是李毅看在眼里的。

而之所以支持李承乾,一方面是李二当时的要求,另一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李承乾继任皇位的话,于情于理真的都比李毅要来的合适,对于国家的动荡也是最小的。

李承乾可能能力不如李毅,但是性子并不差,若能为君那多半会是仁君的。

天下人可能并不需要皇帝有多聪明,但是却希望皇帝能够仁义,不求你开疆拓土,锐意改革,但总该做到与民休养生息才是,而这一点也是魏征极力推崇的。

通俗点来说就是:不懂你就在边上看着,别虾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