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页

李毅就说了:以我们大唐现如今的情况,若是要进攻高句丽,李卫公觉得我大唐能有几分胜算?战况如何?会不会拖到冬季呢?

李靖一听李毅这么说,眉毛一挑,就问了:照着殿下这个意思,殿下是很肯定,我大唐马上要打高句丽不成吗?

李毅笑了笑,说了:李卫公想必比我还看得清楚吧?高句丽的实力日益膨胀不说,与我大唐教好的新罗,此时却处处受到百济的欺压,百济的背后就是高句丽,若我大唐没有任何的动作,想必不用多久,百济新罗都将是高句丽的囊中之物了,占据辽东的高句丽,况且让我大唐头痛不已,若是再加上百济新罗,你觉得我父皇会坐视不理吗?

所以,这仗肯定要打,不是明年就是后年,是迟早的事情,今年我若是能种的起来棉花,明年就是一件件的棉衣棉被送出去!对于士兵们保持战斗力,是急需必要的事情。至于说,为什么我这么肯定会拖到冬天,那原因更简单了,这高句丽密密麻麻的在辽东盖堡垒,能够快速推进速战速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啊!

李毅说完,表情严肃的说了:李卫公,此事事关重大,学生所言句句属实,还望李卫公看在我大唐百姓,大唐士卒的性命的份上,答应小王这个要求吧,还请李卫公暂且不要与父皇说小王去了杭州一事,时候若是父皇怪罪起来,小王一力承担,断然不会让李卫公为难的!

李靖那边望着李毅看了几秒,沉吟片刻,随后笑着说了:

那老朽跟殿下一起去,就妥了。

第九百二十一章 指挥能力还可以

李靖竟然要求同行,这倒是李毅始料未及的事情,毕竟李靖现在也是一把年纪了,虽然看上去还算健朗,但是李毅记得李靖比李世民死的早,毕竟快七十岁的人了,在大唐已经算是相当的长寿了。

李毅是很担心李靖在路上车马劳顿的受不了,不过转念一想,从洛阳去杭州,一路上都是坐船去的,应该也不存在车马劳顿的情况,更何况,如果李靖跟着一起来的话,到时候也可以说是师徒二人为了让兵法韬略更加的融会贯通,所以才一起四处走走,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这样子回头也更好解释了。

更何况,李靖既然受了李二的命令来教导李毅,自然就要尽到老师的责任,跟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出远门,一边走一边教导,也是应该的事情。

事情既然决定下来,那就不用耽搁了,李靖也没有什么行礼好收拾的,至于李毅,一回中岳嵩阳观之后就开始让属下们收拾好行礼准备上路出发,自然不会耽搁。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带着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那边潘师正道长一脸懵逼的看着周王殿下,李毅当然有和潘师正说明情况啊,当然了,不是说去找棉花种子去了,毕竟一个皇子王爷,亲自出去找种子,这种事情说出去别人要说李毅是害怕训练故意逃避摸鱼呢,或者说他小题大做,杀鸡用牛刀之类的,李毅跟着潘师正是说,出去游历试炼去了,既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自然是全面发展的啊!

理由虽然比较粗糙,潘师正十有八九回去跟李二说,但是李毅也没工夫想更完美的理由了,带着人马快马加鞭的就赶往了洛阳城。

不到三日便抵达了洛阳城,那边刘某也前后脚到洛阳,李毅早在嵩山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去找了何掌柜,让他立马去安排一搜快船,装得下一百来号人的,对了记得打扫干净,熏香都熏一熏,别搞得臭烘烘的,对了,记得秘密进行,不要让别人知道了,特别是官署衙门那帮人,尤其是魏征大佬啊!

何掌柜办事情,李毅还是很放心的,李毅这边前脚刚到洛阳城外的大运河码头,就见倒了何掌柜在那边等着,边上还跟着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