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李毅心里下定了决心,不过这事情比天还大,自己要深思熟虑一番,才能最后决定怎么提,如何提,提哪些内容,这沿途正好也可以考察一下黄河的情况,黄土高坡找机会也要去看一看,对症下药,找到症结所在,而不是闭着眼睛瞎扯淡。

视察安抚完了灾民之后,那边汴州别驾似乎是看出来了周王殿下心情不佳,就在边上陪着说了:哎呀,殿下看到这一幕景象会难受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殿下也不用太难受,因为在下官来看啊,这情况其实已经很乐观了。

若是放在十几年前,发水的时候得死一波人,发完水了,又得饿死冻死病死一拨人。现在,有殿下的抗洪沙袋,就算黄河发水了,我们也能挡一下子,大部分的老百姓们都能撤离,田亩粮食房屋这些确实都没了,但是人起码还活着,没粮食了,江南关中都能调粮,没地方睡,我们也有帐篷能救急讲究,但是人要是没了,那真的就是什么都没了。

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殿下的救灾抗洪的一套方略,刚才那些在灾民,能有半数活着,那都已经是让人惊讶的事情了。

李毅听完了汴州别驾的话,叹了一口气,光是活着不行啊,得活的有质量,这黄河,是该治治了。

那汴州别驾一听就拱手说了:下官知道,周王殿下向来大才,治水方略举世无双,若是殿下有治理黄河的法子,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第一千零九章 先吹为敬

“治理黄河?你不怕担责任的?”李毅那边看着汴州别驾就这么问了。

倒不是李毅多想,从古至今除了大禹治水成功了,千古留名之外,整个历史长河之中,能治理黄河成功的能有几个人啊?大多数治理黄河的,哪个不是被问罪的,多数都贬官了。

这汴州别驾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这个,也不能说是下官的责任啊……

李毅眉毛一挑:嗨,啥意思啊,你是要本王背锅啊?

汴州别驾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敢不敢的,哪能让殿下背锅啊,这不是让殿下去建议吗,若是殿下有治理黄河的方法,可以跟朝廷提,朝廷那边可以派专人负责处理,到时候下官肯定是全力配合工作的,就算不能完全解决这黄河水患,保个二三十年的风调雨顺,那也是盖世功劳,都是殿下的功劳!

李毅那边摇摇手说了:行了行了,黄河的事情本王确实是有点想法,但是具体要怎么实施,这个肯定要好好想想,嘴皮子动一动是轻松,搞得不好成千上万百姓跟着遭殃,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李毅说的没错,自己也确实是这么想的,自己黄河必须要从源头抓起,黄土高坡现在啥情况,李毅压根就不知道,这时候说啥都白瞎。但是在外人看来,周王殿下这么说就有点推辞,脱字诀的意味了,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嘛,这治理黄河的事情,能躲就躲,谁都不想碰的,不是说怕麻烦担责任,而是因为越治越难越治越凶啊,老百姓遭殃的。

视察巡视了灾民们以后,李毅在汴州也没什么其他事情需要做的了,决定当天就离开汴州,朝齐州继续走,不过离开之前,李毅找汴州别驾要了几个人,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