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东西总是有会有共同的地方,特别是文章中,周王殿下大义凝然,所作所为眨眼间看上去好像是商贾的势力之举,但是长远来看,却是周王殿下为了百姓的安康,为了大唐的繁荣,为了人世间更多的真善美,不顾自己的名誉,不顾自己的名声,为了种出更好的棉花而在努力着。
这就很让人引起共鸣了啊,看看啊,这才是真正的大儒啊,那些揪着儒家的教条,文案,一条条的死记硬背的那些个腐儒,现在羞愧不羞愧啊?什么叫做大义?什么叫做先义后利?
周王殿下这才是大义,这才是先义后利,那些喷周王殿下先利后义的,那都是瞎了眼的,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文人才子们之间一下子就产生了共鸣,这一篇文章比无数首诗词来的震撼都要更加的大,不说了,先吹为敬!
第一千零一十章 他,改变了大唐
老百姓们,赶考的才子们,都在争相传抄《周王殿下钱塘湖奏对》这篇文章,甚至传来了“这文章是重点,必考!”这样子的传言来了。
其实这样的传言仔细想一想的话,那是根本就站不住脚的,先不说科举考试的题目根本没可能如此大规模的泄露出来,其次,这《周王殿下钱塘湖奏对》才出来多久啊,没两三个月就要考试了,这文章能成考题?
大家虽然都知道成为考题这一点不太现实,但是不妨碍大家继续吹啊,也没有人点出来这一点,也都跟着说了:“恩恩,这个肯定会考的。”
结果下面的老百姓们,一个个的都相当笃信了,这个是要当考题的!
以往哪年听到过有考题泄露出来的啊?最关键的是,这个可是和咱们的周王殿下息息相关的消息呢!
老百姓们一时之间都开始关注议论起来了,只要是吹爆周王殿下,这些动作都很熟练了,没啥好说的。
这谣言传着传着官署里自然也会有消息的啊,官署有消息,李二不可能不知道,毕竟这是跟他的宝贝大头乖儿子有关联的消息,李二那边看了《周王殿下钱塘湖奏对》以后,倒是没着急第一时间开吹,就下了一个谕旨了:给这个题目,加进去,划个重点,科举考试考一哈子。
哇,这谕旨下来之后,御史台那边就炸了,现在民间全都在传言说本次科举考试要考,你个当皇帝的不下旨辟谣也就算了,特么的还跟着起哄,你要划个重点,科举考试考一哈子?我们考你个大头鬼哦!你当科举考试在玩呢?
不说了,兄弟们擦干净嘴,撸开袖子上吧!
御史台虽说没了魏征,但是你要觉得战斗力就低了,那真的就是大错特错了,这边李二谕旨刚刚下来,那边御史台全员们就前赴后继的朝着李二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那李二肯定是身经百战啊,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打败的啊,任你谁来喷我,我都不动如山,不就挨喷吗,你们有本身喷成魏征那样,我李二也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