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朝起,“大漠”一词就经常在史书中出现。汉朝时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将匈奴赶到“漠北”。后来霍去病深入漠北至狼居胥山(蒙古国的肯特山脉),就是著名的封狼居胥了,到了东汉时期,汉人也是压着漠北的,汉朝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窦宪、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由班固撰写《封燕然山铭》文,刻石纪功而还。杭爱山以北,中国人称为“极北”,基本上被视为蛮荒地带。唐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天山”“都护在燕然”也指此处。
当然了,汉人不喜欢漠北,对于漠北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这里气候极端,说句老实话不太适合居住,更何况还不能种田,汉人要是会喜欢这里那才会让人觉得奇怪呢。
李毅从来没有来过漠北,只去过漠南,还是当年大度设率领薛延陀二十万兵马压境的时候,自己带着唐军迎击大度设的时候去的,这漠北可从来都是没去过的。
这一次跟着这些薛延陀人倒是第一次来,而越往北走,这天气也就越发的恶劣起来了,此时不过六月天,朔州乃是穿单衣的季节,但是在漠北就不行了,那是必须要穿上厚厚的毛皮的。
这年头的毛皮可没有现代那么好的加工,唐朝的皮草好歹还会加工一下,除个跳蚤除个虫什么的,一番精细加工之后,穿着到也还算舒服,但是在草原上,那真的就是拔下来以后,烟熏一下就开始缝制衣服了,李毅穿在身上那别提有多难受了,那真是哪里都难受啊,痒就一个字,要人老命,最主要李毅还是被绑着两只手呢,没事也就只能在马背上扭一扭了,那薛延陀人啊到也还算友好,就问李毅了:特使,要不要我们给你挠一挠啊?
你可拉倒吧,还给我挠一挠的,就你们那指甲黑的,身上臭的,我怕给你们挠了一下之后,那更痒了!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几天,因为李毅都快习惯了这种痒得不得了的感觉了。
至于说逃跑,那是真的没可能了,这荒野大漠,不跑还有一线生机,跑就真的是死定了,难道搞真人版荒野求生啊?人家贝爷荒野求生,好歹还有一个摄影师凯文当储备粮呢,自己储备个屁啊!
李毅倒是老老实实的跟着一起朝着漠北去了,不过李毅老老实实的,倒是那些韦三笑他们想着法子的在晚上跑了两次,不过次次都被抓回来了,然后就挨了顿打,到了第三次,那些薛延陀人就实在是受不了了,过来找李毅了,跟着就说了:特使啊,要不你跟这些摩尼教教徒们说一说,让他们别白费力气逃跑了,现在跑现在死,不跑还能苟活三四个月,等我们把你们交给了大唐交差之后,搞不好还能不死去当劳工什么的,你说对吧?
李毅那边表情有点微妙,你们这些薛延陀人怕不是有点缺心眼啊,你们说的这些好像也是我未来的命运吧?
不过李毅那边还是去跟韦三笑他们说了,只不过说的是另外的说辞:你们没事不要再跑了,多耽误我们路程啊,我们还是早点赶去目的地吧,早点把我们自己给交给大唐,我们也就自由了啊!
韦三笑那边立马就路上了脸了:特使啊,我们要是被交给大唐,死定了啊!
李毅高深莫测的就说了:死不掉,我自由妙招!
李毅的妙招就是你们死定了,我压根不会有事啊!等去了大唐,那么多的边关将领,大部分都是李毅以前带兵带过的,随便来一个也能认出来自己啊,到时候自己就牛逼了啊,你们这些人,一个个的都别跑!
李毅心里面已经开始预想到了自己率领千军万马对薛延陀展开血腥报复的场面了,到时候在后面摇旗呐喊,让薛仁贵领军前进!